[发明专利]一种带有金属粉末吸收功能的精密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7569.X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同力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55/06;B24B55/04;B24B47/12;B24B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5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金属粉末 吸收 功能 精密 五金件 工用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金属粉末吸收功能的精密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打磨盘,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外侧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吸尘机构,所述打磨台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尘机构。本发明在打磨和拿取五金件时都能够对打磨产生的金属粉尘进行吸收,防止金属粉尘危害人体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件打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金属粉末吸收功能的精密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五金配件指用五金制作成的机器零件或部件,以及一些小五金制品,它可以单独用途,也可以做协助用具,五金配件用途广泛,所以五金配件的需求很大,在五金配件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经历打磨这一步骤。
现有的打磨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粉尘,而这些粉尘不能及时收集,容易飘散到空气中,影响人们的健康,使用效果不好,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且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容易飞溅到人们脸上,给人们的使用带动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金属粉末吸收功能的精密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金属粉末吸收功能的精密五金件加工用打磨装置,包括打磨台,所述打磨台的上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打磨盘,所述打磨台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的中间位置放置有五金件,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外侧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透明防护罩,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所述顶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吸尘机构,所述打磨台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尘机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尘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旋转轴上的第一链轮,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穿过机箱的侧壁,并固定连接设置于机箱内部的扇叶,所述机箱的底端一侧连接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一端连接透明防护罩内部的空腔,所述透明防护罩的内侧间隔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吸尘孔,所述机箱的输出端连接有集尘箱,所述吸尘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一端通过水泵连接有储液箱,所述打磨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侧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的一端连接有集液箱。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防护罩的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在顶板的底端,所述第二链轮的上端转动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上端固定设置在顶板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吸尘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顶板底端两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滑动设置在滑槽中,所述滑槽设置在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滑动块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的底端穿过支撑架和打磨台设置,所述打磨台的内部位于第一齿条的一侧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下端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于集尘腔内部的密封活塞,所述集尘腔的底端连接有出气管,所述集尘腔的上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吸尘板,所述吸尘板的上端连接打磨台上表面的通孔。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防护罩罩在两个夹持件的外侧,所述打磨台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橡胶密封圈相匹配的橡胶垫。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矩形通槽,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穿过矩形通槽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同力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同力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