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高盐废水的层叠式生物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7466.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4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雷;周雪飞;杨银川;陈家斌;张涛;由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废水 层叠 生物 净化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高盐废水的层叠式生物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层叠式净水系统,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层叠式多层分层回流净化处理,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多层式回流系统,用于实现整体的进出水以及废水在所述层叠式净水系统内部的多层回流,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联锁式中控系统,用于分层调控水体的回流比、液位及水温。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多层式回流系统配合层叠式净水系统实现对高盐废水进行层叠式多层回流处理,能够使耐盐微生物对高盐废水进行充分净化处理,处理效果好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高盐废水的层叠式生物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高盐有机废水是指总含盐量至少达到百分之一、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水。高盐有机废水具有含盐浓度高、成分复杂、有机物种类繁多且含量较高、腐蚀性强、酸碱度高、颜色浑浊且异味大等特点。化工企业、医药残渣、农药生产、印染及造纸等行业极易产生高盐有机废水,不同行业的高盐有机废水成分复杂且差异明显。当高盐有机废水渗透到土壤时,因其含盐量过高,土壤中的植物和生物会脱水死亡,也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带来严重污染,进一步地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针对高盐有机废水,人们陆续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按大类分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又可分为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无论是建设成本、设备采购成本、运营成本都较高,难以实现工程化应用;化学法可分为电化学法(又称电解法)、焚烧法、深度氧化法等,化学处理法的药剂成本支出较高,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限制了其大范围推广。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利用微生物技术筛选和驯化的耐盐微生物处理高盐有机废水已逐渐成为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新方向,可实现低成本、高率效、无污染降解高盐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
然而,目前针对高盐有机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物种筛选及驯化,却鲜有针对耐盐微生物净化工艺特点开发新型装置的报道。因此,高盐有机废水处理领域亟需一种满足耐盐微生物净化工艺要求的新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针对高盐废水的层叠式生物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多层式回流系统配合层叠式净水系统实现对高盐废水进行层叠式多层回流处理,能够使耐盐微生物对高盐废水进行充分净化处理,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针对高盐废水的层叠式生物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层叠式净水系统,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层叠式多层分层回流净化处理,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多层式回流系统,用于实现整体的进出水以及废水在所述层叠式净水系统内部的多层回流,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联锁式中控系统,用于分层调控水体的回流比、液位及水温;
所述联锁式中控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水质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外侧,所述水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层叠式净水系统包括呈抽屉结构的缓冲处理层和生物处理层,所述缓冲处理层设置有多层,且分布在所述箱体内腔上部,用于接受高盐有机废水,并通过化学药剂的调节使水体pH值达到6-8;所述生物处理层设置有多层且位于所述缓冲处理层下方,所述生物处理层内部均布有定期接种耐盐微生物的生物膜载体,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内部均安装有所述水质传感器;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的一端设置有旋转出水器,用于调节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的出水高度,相邻两层的所述旋转出水器相对分布,用于使所述层叠式净水系统形成蛇形水路;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平移运送器,所述平移运送器与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一一对应,用于推动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沿垂直于水流方向水平移动,实现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的使用层数的调节;所述缓冲处理层和所述生物处理层的底面均设置有水温调节器,用于调节水温,增加水中盐类物质的溶解度并促进耐盐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规模MIMO快速收敛的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法
- 下一篇:一种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