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7452.1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天允;张浩;赵翔;周斌;张建伟;董自波;郭云翔;王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B60L53/63;B60L53/64;H02J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工 鱼群 算法 电动汽车 有序 充电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场景优化模型G(topt),G(topt)公式如下:
其中,F1代表无序充电时的用户充电费用,F2代表无序充电时的电网峰谷差,F1opt代表有序充电时的用户充电费用,F2opt代表有序充电时的电网峰谷差,λ1和λ2代表各目标函数的加权系数;
步骤2:以minG(topt)作为场景优化模型的优化目标,求解出优化后的充电时段topt的最优解tbest,结合充电时段tc利用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终的充电时段
步骤3:按照最终的充电时段安排电动汽车有序充电;
所述无序充电时的用户充电费用F1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区域内电动汽车的总数量;tback为返回时刻,tstart为出行时刻,tc表示可充电时段,Pev为充电功率,cc代表充电时刻的电价;
所述无序充电时的电网峰谷差F2计算公式如下:
F2=Lmax-Lmin
其中,lt代表t时刻的居民基础负荷;
所述有序充电时的用户充电费用F1opt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区域内电动汽车的总数量;tback为返回时刻,tstart为出行时刻,topt表示优化后的充电时段,Pev为充电功率,cc代表充电时刻的电价;
所述有序充电时的电网峰谷差F2opt计算公式如下:
F2opt=L′max-L′min
其中,lt代表t时刻的居民基础负荷;
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2.1对tc执行随机行为RB,得到初始的RB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tep代表移动步长,rand代表随机变量,step·rand代表随机抽取移动步长;
2.2将上述操作后的执行觅食行为FB,得到FB计算公式如下:
G(tc)、为G(topt)中的topt用tc、替代计算得到;
2.3将上述操作后的赋值给t’c,并对新的t’c执行聚群行为SB,得到SB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Rv为一次调度范围,m为一次调度范围内正在充电的汽车数量,ti为第i台汽车充电时段,N为区域内电动汽车的总数量;σ为自定义的拥挤度因子;G(tk)、G(t′c)为分别将G(topt)中的topt用tk、t′c替代计算得到;
2.4将上述操作后的赋值给t”c,并对新的t”c执行追尾行为REB,得到REB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best表示一次调度范围内优化目标minG(topt)中topt的最优的解,G(tbest)、G(t″c)为分别将G(topt)中的topt用tbest、t”c替代计算得到;
其特征在于:Pev·tc的约束条件如下:
其中,lt代表t时刻的居民基础负荷,t为tstart和tback之间的所有时刻;PM表示变压器的最大容量;μ代表变压器可承载的最大容量阈值倍数;tc表示可充电时段,Pev为充电功率;N为区域内电动汽车的总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45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