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及布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7339.3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刚;梁天阳;薛凉;侯衍凯;单红仙;单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L9/00 | 分类号: | G01L9/00;G01B21/32;G01K13/00;G01P15/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实时 监测 沉积物 海床 变形 装置 方法 | ||
1.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包括原位实时监测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实时监测装置包括8根钢管(1)串联组成,每两段钢管(1)之间通过金属波纹管(2)连接,钢管(1)与金属波纹管(2)连接处内置橡胶防水垫(16),每段钢管(1)内部安置一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和温度传感器(15),通过钢管(1)内的数据线进行串联,在自上往下的第一、三、五个钢管(1)上加工设有水孔(18),水孔(18)内安装有孔压传感器(17),位于底部的钢管(1)底端加工螺纹处理并通过螺纹安装锥形配重(19),位于顶部的钢管(1)内装有和微处理器(13),位于顶部的钢管(1)顶端装有数据传输水密线缆(3),钢管(1)内部通过数据线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5)和微处理器(13)通讯连接,并且数据线通过数据传输水密线缆(3)连接至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密封采集仓(9),密封采集仓(9)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安装有数据采集传输设备(4),下层安装有锂电池(5),密封采集仓(9)的顶端设有水密接头(10),数据采集传输设备(4)的采集接口通过水密接头(10)与数据传输水密线缆(3)的一端连接,数据采集传输设备(4)的通讯接口通过水密接头(10)连接实时通讯线缆(11),实时通讯线缆(11)的另一端连接通讯浮球(12),密封采集仓(9)的下部外壁上固定装有L型支架(8),密封采集仓(9)通过L型支架(8)固定安装在防沉降底座(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长度为500毫米,钢管(1)为管状结构并且其两端进行螺纹处理,每两个钢管(1)之间通过螺纹使用金属波纹管(2)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波纹管(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水密线缆(3)外包不锈钢钢丝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孔(18)外安置有透水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通讯线缆(11)选用铠装线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底座(6)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原位实时监测沉积物孔压及海床变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底座(6)的形状为立方体框架,其底部四角处装有带孔圆盘(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33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