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7294.X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禾昱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37/10;B21D45/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越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8 | 代理人: | 熊恒定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 外壳 制造 模具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的顶部设置有上模座(3),所述下模座(2)前端的顶部开设有上料口(4),所述下模座(2)的顶部开设有阶梯槽(5),所述阶梯槽(5)的底部开设有成型模腔(6),所述上模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成型凸模(7),所述上模座(3)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8);
所述下模座(2)顶部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座(3)相对应的定位柱(9),多个所述定位柱(9)的外壁均套接有复位弹簧(10),所述多个所述定位柱(9)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上模座(3)相对应的限位块(11);
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两个所述支撑架(12)的中心均滑动连接有冲压轴(13),两个所述支撑架(12)一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冲压轴(13)相对应的限位器(14);
所述成型模腔(6)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推料板(15),所述推料板(15)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推料杆(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3)的边角处均开设有与定位柱(9)相对应的通孔,多个所述定位柱(9)均贯穿对应的通孔并向上模座(3)的顶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冲压轴(13)相对应的冲压孔(17),且两个所述冲压轴(13)均贯穿冲压孔(17)并向成型模腔(6)的中心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凸模(7)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冲压轴(13)相对应的排料口(18),且所述成型凸模(7)外壁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与冲压轴(13)相对应的成型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笔记本外壳的制造模具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首先利用第一冲压油缸与上模座(3)顶部两侧的连接座(8)固定连接,再利用两个第二冲压油缸分别与两个冲压轴(13)固定连接,最后再利用气缸与推料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
S2.将待加工的合金板经上料口(4)推入下模座(2)中,从而使合金板精确的放置在阶梯槽(5)的顶部;
S3.合金板放置完成后,启动第一冲压油缸,使第一冲压油缸的活塞杆带动上模座(3)和成型凸模(7)快速下移,从而利用成型凸模(7)对合金板进行冲压加工,将合金板冲压加工成笔记本电脑壳体的形状;
S4.冲压完成后,使成型凸模(7)保持不动,再分别控制两个第二冲压油缸同时工作,从而使两个第二冲压油缸的活塞杆同时带动两个冲压轴(13)对成型后的笔记本电脑壳体两侧的插线孔进行冲压加工;
S5.插线孔冲压完成后,控制两个第二冲压油缸活塞杆复位,此时,冲压出的废料会经两个排料口(18)落在成型后的笔记本电脑壳体上,再控制第一冲压油缸的活塞杆进行复位,此时,上模座(3)和成型凸模(7)会离开下模座(2),冲压加工完成;
S6.待上模座(3)和成型凸模(7)复位后,控制气缸开始工作,从而使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推料杆(16)进行工作,从而使推料杆(16)带动推料板(15)进行上移,从而利用推料板(15)将加工好的笔记本电脑壳体推出成型模腔(6),此时,再由操作人员将加工好的笔记本电脑壳体从上料口(4)中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禾昱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禾昱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729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