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屏手机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977.3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京勋;张宏彦;郁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格测试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4 | 分类号: | H04M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博士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63 | 代理人: | 马天鹰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手机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屏手机测试装置,属于折叠屏手机领域,其包括测试机构,测试机构包括底座和平行连接于底座两侧的两个安装板,测试机构包括固定夹持机构和浮动夹持机构,折叠屏一侧夹持于固定夹持机构上,另一侧夹持于浮动夹持机构处,固定夹持机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两个安装板上连接有一个驱动电机和两组传动组件,两组传动组件之间同轴固定有传动杆;两组传动组件分别与浮动夹持机构两侧通过连杆相连,两个连杆上均滑移连接有直线轴承,浮动夹持机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相连,两个连杆带动浮动夹持机构转动。本发明具有能够适配更多尺寸大小的折叠屏手机,降低测试成本,且折叠运动过程中折叠屏受力均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叠屏手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屏手机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折叠屏手机的智能手机的一种类型,柔性AMOLED屏幕是的折叠屏手机的关键。现有的常规手机屏幕尺寸和便携性不可兼得,屏幕尺寸变大时便携性就会变差,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使折叠屏手机成为可能,既解决了携带的便利性问题,又可以满足对大屏幕的需求。折叠手机所使用的柔性屏可以实现360°的弯曲甚至扭曲,并且需要保证经过超过20万次的折叠保持不坏,故屏幕和铰链的耐用性需要进行充分测试。
现有技术中一款折叠屏手机产品通常对应使用一套专用测试装置,适用范围较小,带来较大的测试成本,且折叠过程中受力不够均匀,对测试效果造成影响,此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屏手机测试装置,具有能够适配更多尺寸大小的折叠屏手机,降低测试成本,且折叠运动过程中折叠屏受力均匀的效果。
一种折叠屏手机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座和测试机构,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底座和平行连接于底座两侧的两个安装板,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固定夹持机构和浮动夹持机构,折叠屏一侧夹持于所述固定夹持机构上,另一侧夹持于所述浮动夹持机构处,所述固定夹持机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底座上,两个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带动浮动夹持机构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和两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带动一组传动组件转动,两组所述传动组件之间同轴固定有传动杆;两组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浮动夹持机构两侧通过连杆相连,两个所述连杆上均滑移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浮动夹持机构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相连,两个所述连杆带动浮动夹持机构转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夹持机构包括夹持主体和限位件,所述夹持主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与两个直线轴承相连,所述夹持主体上开设有夹持槽,所述折叠屏远离固定夹持机构一侧位于夹持槽内,所述限位件可拆卸连接于夹持主体上并且下表面与屏幕上表面靠近边缘处抵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上位于固定夹持机构长度方向两侧安装有两个传感器,所述两个所述连杆顶端均连接有传感器挡片,所述传感器挡片包括连接部和垂直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腰型孔并通过螺栓与连杆相连,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顶壁形成有传感槽,所述传感器挡片转动过程中插接于传感器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板和压紧件,所述夹持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气孔,所述夹持板侧壁开设有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之间形成有真空气路,所述夹持板上表面围绕第一气孔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产品下表面贴合。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紧件设置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连接于夹持板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压紧件沿夹持板长度方向滑移,且两个所述压紧件相互靠近一侧与底壁连接处均形成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与折叠屏边缘处抵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两个主动轮同轴固定,所述驱动电机与主动轮远离传动杆一侧同轴固定,两个所述连杆底端分别与两个从动轮同轴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连接于托盘上,所述托盘两侧均形成有连接导轨,所述托盘为碳纤维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格测试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达格测试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片式内压舱超压泄放装置
- 下一篇:全压免加水管道煤气排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