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V光固化3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6543.3 | 申请日: | 2020-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易治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台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50;C09J7/38;C09J183/07;C09J183/04;C09J11/08;C09J11/06;C09D175/14 |
| 代理公司: | 南昌贤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6 | 代理人: | 金一娴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v 光固化 保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光固化3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手机保护膜技术领域。保护膜依次包括:基材层、第一有机硅压敏胶层、聚氨酯丙烯酸酯硬化层、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第二有机硅压敏胶层和氟素离型膜层。制备方法包括:制备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在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上涂布聚氨酯丙烯酸酯硬化层;在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的另一面上涂布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层;在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层上涂布第二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同时贴合氟素离型膜层;在基材层的一个面上涂布第一有机硅压敏胶保护层,同时贴合聚氨酯丙烯酸酯硬化层。本发明采用新的叠层设计结构,无需热弯预处理,平面膜形态即可贴合3D曲面屏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光固化3D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
TDI:甲苯二异氰酸2113酯,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TPDI:脂肪族异氰酸酯;MIBK:甲基异丁酮;MEK:甲乙酮;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PET:聚酯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全面屏的发展,3D曲面屏的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采用了侧边弧度≥50°的大3D曲面手机前盖板。市场上现有的手机保护膜也被要求具有热压成型后,呈现相应的3D曲面形状,且贴合手机盖板后,不能起翘反弹等特点。而现有的PET+TPU结构的普通3D保护膜,需要180 ℃以上的高温热弯成型,贴合屏幕后侧边曲面部分容易起翘反弹,且保护膜材料偏软,耐指甲刮擦印记差,从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叠成设计的3D保护膜解决方案,解决现有普通3D保护膜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UV光固化3D保护膜,其为多层结构,依次包括:基材层、第一有机硅压敏胶层、聚氨酯丙烯酸酯硬化层、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层、第二有机硅压敏胶层和氟素离型膜层。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厚度为25-100 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硅压敏胶层厚度为5-15 μm。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硬化层厚度为1-10 μm。
优选地,所述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厚度为25-100 μm。
优选地,所述UV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层厚度为20-60 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有机硅压敏胶层厚度为10-50 μm。
优选地,所述氟素离型膜层厚度为25-75 μm。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BOPET基材层或PET基材层。
优选地,所述0°特殊光学级基材层为PET,其双折射光轴角度与手机OPLED屏偏光角度平行,不会影响屏下光学指纹成像解锁。
优选地,所述第一有机硅压敏胶层、第二有机硅压敏胶层的原料组成包括:硅生胶5~50份、硅树脂5~50份、含氢硅油0.2~2.5份、附着力促进剂0.2~2.5份、络合型铂金催化剂1~5份、稀释剂40~100份。
优选地,所述硅生胶包括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或乙烯基封端的聚二苯基-二甲基硅氧烷。
优选地,所述硅树脂包括MQ硅树脂,分子量为10000~1000000。
优选地,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为0.5~10 wt %。
优选地,所述附着力促进剂包括极性基团封端的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络合型铂金催化剂中Pt含量3000~6000 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台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台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加工用清洁装置
- 下一篇:中药复方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