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高强度全钢渣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6390.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忠财;姜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二氧化碳 养护 效果 强度 钢渣 砌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全钢渣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内容:选择磨细转炉钢渣粉作为原料;按照水:钢渣粉的质量比(水固比)为0.10~0.15加入水;将钢渣粉和水进行充分搅拌;称量适量混合物,使用5MPa‑15MPa的压力控制砌块的尺寸并成型;成型后验证砌块的初始孔隙率,使之大于等于25%;随后将砌块直接进行常温常压二氧化碳养护8~12h,既得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高强度全钢渣砌块。此种砌块使用磨细钢渣粉作为唯一材料,无需采用传统胶凝材料并且能够固存二氧化碳,绿色环保、生产成本低、强度高。其制备过程简单,只需控制水固比和成型压力即可增强其二氧化碳养护效果,无需进行碳化前处理,为现有二氧化碳养护砌块工艺的优化方法,适于工业化大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绿色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高强度全钢渣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养护技术是近些年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热点,其主要原理是通过二氧化碳与活性钙镁矿物的反应,生成碳酸盐以及部分水化产物,实现建筑材料快速硬化的目的。其养护效率可媲美蒸汽养护,能够在短期内使建筑材料的强度迅速提高,同时实现更低的能耗以及二氧化碳矿物封存的目的。
在砌块的制备过程中,较高的用水量可能导致其孔隙饱和,因此在进行二氧化碳养护时,气体的扩散路径被阻断,碳化反应仅仅停留在砌块表面,严重影响二氧化碳养护的效果。用于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方法是在砌块成型之后,二氧化碳养护之前,对砌块进行干燥以除去部分自由水。这种预处理步骤可以使碳化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碳化前的预处理已经成为了二氧化碳养护相关工业应用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是,预处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由水的减少可能导致水化不充分以及强度降低,同时失水速度不易控制,过快失水可能导致砌块收缩而引发裂缝。
钢渣是钢铁工业的一种副产物,富含钙硅铁镁等元素。其存在体积安定性问题,直接用作混凝土骨料会危害建筑物结构安全,同时,其所含矿物水化活性低,无法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应用于建筑行业。近些年来的研究证明二氧化碳养护能够高效地激发钢渣活性,钢渣中含有的大量钙镁矿物可以迅速与二氧化碳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并生成具有胶结能力的反应产物。推进钢渣的大规模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堆存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普通砌块制备消耗资源多、成本高、强度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高强度全钢渣砌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利用二氧化碳养护技术制备高强度砌块,其中以钢铁工业固体废弃物(磨细转炉钢渣粉)为原料,通过固定水与钢渣粉的质量比以及成型压力范围等方式,控制砌块的初始孔隙率,以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制备全钢渣高强度砌块。此种砌块无需进行碳化前的预处理,简化了流程,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绿色环保。
本发明所述一种高强度全钢渣砌块,以钢渣作为唯一固体材料,砌块密度为1650~1850kg/m3,抗压强度为40-60MPa。
本发明所述一种增强二氧化碳养护效果的高强度全钢渣砌块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磨细转炉钢渣粉作为制备砌块的唯一原材料,控制钢渣粉颗粒的平均粒径为5~75μm;
步骤二,以水:钢渣粉的质量比(水固比)为0.10~0.15的标准称量制砖用水,将步骤一中钢渣粉与水进行充分搅拌,形成钢渣粉和水的混合物;
步骤三,称取适量步骤二中的混合物,使用5MPa~15MPa的压力进行砌块的尺寸控制并成型,得成型后砌块;由成型后砌块质量和体积以及水固比等信息,计算出砌块的初始孔隙率,确保其大于25%,如小于25%,则降低水固比或降低成型压力;
步骤四,将步骤三的砌块直接进行二氧化碳养护,设置养护温度为20~40℃,相对湿度为50%~95%,二氧化碳浓度为20%~100%,养护时间为8~12h,即得高强度全钢渣砌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