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异性含量污水的多通道循环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6145.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圆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许云慧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异性 含量 污水 通道 循环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异性含量污水的多通道循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将污水注入沉淀池中进行初步沉淀,并将初步沉淀后的污水按照分层情况分别通过多通道引入立体式的曝气结构中进行差异化的内循环曝气净化;步骤200、将不同分层的污水分别在不同叠层内进行内部循环曝气处理直至各叠层内的污水不再发生变化,再对不同叠层内的污水进行外循环活化曝气处理;步骤300、在完成曝气操作后,对污水进行水泥分离;本发明基于不同分层的污水进行差异性的补偿性曝气后再进行多通道的外循环曝气,从而可以均衡不同分层污水的含量差异,以达到最佳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异性含量污水的多通道循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加工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废水的产生量越来越大,而出于对环保的越来越为重视和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废水的处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生物处理法作为污水处理中的一种常用处理方式,其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氧化分解溶解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毒物,并将其转化为稳定无害的无机物。然而,由于其需要在含有微生物的曝气池中进行曝气处理,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需要针对性地设置多个曝气池,并且需要将后部曝气池中的沉淀污泥重新引入前部曝气池中来提高前部曝气池中的生物活性。
由于在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污水根据密度使得其中的待处理污染物含量不尽相同,因此,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在曝气时需要以最高含量的处理对象为依据决定曝气的时间,该过程将在含量低的部分造成曝气浪费。另外通过独立式的曝气处理方法,容易使得同一批次的污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而且在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中由于循环处理的方式较为单调,可能会导致曝气池中不同位置的处理效率、净化效果等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从而影响最终的净化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异性含量污水的多通道循环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含量差异得不到均衡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差异性含量污水的多通道循环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将污水注入沉淀池中进行初步沉淀,并将初步沉淀后的污水按照分层情况分别通过多通道引入立体式的曝气结构中进行差异化的内循环曝气净化;
步骤200、将不同分层的污水分别在不同叠层内进行内部循环曝气处理直至各叠层内的污水不再发生变化,再对不同叠层内的污水进行外循环活化曝气处理;
步骤300、在完成曝气操作后,对污水进行水泥分离。
进一步地,在步骤100中,立体式的曝气结构内设置有多个叠层,所述叠层之间通过供给通道主动连通,将初步沉淀后并分层的污水根据污水分层情况对应注入不同的叠层中进行预曝气处理。
进一步地,将预曝气处理后的污水在每个叠层内进行内部循环曝气处理直至各叠层内的污水不再发生变化,对不同叠层内的污水进行外循环活化曝气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201、在曝气处理进行至第一预设阶段后,将输入位于沉淀池下层的污水的所述叠层区域中的浑浊液输送至输入位于沉淀池中层和上层的污水的所述叠层区域中,并通过局部搅流完成一次活化;
步骤202、在曝气处理进行至第二预设阶段后,将输入位于沉淀池下层和中层的污水的所述叠层区域中的浑浊液输送至输入位于沉淀池上层的污水的所述叠层区域中,并通过局部搅流完成二次活化。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循环曝气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经过预曝气的不同分层污水分别引入相互独立的不同叠层中;
通过采集传感器获得不同叠层内的污水成分和实际浓度,并将不同叠层内的数据进行交互计算,获得各个叠层内最优的曝气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圆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圆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