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换瓶点滴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5691.3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6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文铃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2;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点滴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自动换瓶点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轴、药瓶夹持装置、瓶塞穿刺器固定装置及控制器;导向装置为圆柱空心体,其内底端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安装轴,导向装置圆周上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包括至少两个波峰与波谷,螺旋槽与导向装置内部连通,导向装置上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驱动装置为圆柱体,驱动装置周外侧开设有限位导向槽,限位导向槽的数量至少为二,驱动装置一端开设有凹槽,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驱动装置通过凹槽与安装轴转动连接。本发明使用方便,使用起来可以有效的将多组输液瓶按先后顺序进行输液,实现全自动过程,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及病人发生危险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换瓶点滴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常用的静脉输液手段是打点滴,使用时由医护人员更换输液器上的输液瓶来进行换瓶操作,当单次输液过程中需要更换的输液瓶的数量较多时或者病号较多时,医护人员护理会存在不及时的现象,这样会导致药液已经输完而出现回血的问题。
虽然现在已有不少医院已在输液座位附近、病床床头等位置安装报警提醒按钮,方便病人呼叫护士站的护士。但是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有的甚至需要几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不可能每个输液病人都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跟着,而且一般输液瓶悬挂较高,病人自身无法观察到瓶内药液是否输完,尤其是有些病人视力不好,更难觉察输液情况;另外,当有多瓶液体需要进行输液或者夜间输液,病人和陪护人员容易睡觉,都会造成不能及时呼叫护士,从而无法实现及时换瓶或者拔掉针管的目的。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自动换瓶点滴架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繁琐的人工换瓶操作,有效的解决医护人员护理不及时以及病人自身疏忽导致出现输液事故,也可降低护士更换吊瓶的工作压力与强度,最大限度的减少病人对输液更换的忧虑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换瓶点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驱动装置、传动轴、药瓶夹持装置、瓶塞穿刺器固定装置及控制器;
导向装置为圆柱空心体,其内底端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安装轴,导向装置圆周上开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包括至少两个波峰与波谷,螺旋槽与导向装置内部连通,导向装置上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通孔;
驱动装置为圆柱体,驱动装置周外侧开设有限位导向槽,限位导向槽的数量至少为二,驱动装置一端开设有凹槽,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轴,驱动装置通过凹槽与安装轴转动连接;
药瓶夹持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头,限位头与限位导向槽配合连接,限位头只能沿限位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第一连杆穿过导向装置上的螺旋槽,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扣孔,用于固定药瓶;
导向装置上端面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通孔并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瓶塞穿刺器固定装置包括与导向装置外周侧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扣孔,用于固定瓶塞穿刺器;
瓶塞穿刺器固定装置正上方位于螺旋槽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一连杆的下方,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控制器内包含单片机及蜂鸣器等,单片机与蜂鸣器电性连接,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地,第一连杆与螺旋槽相接触的部位为圆柱体。
优选地,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均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作的,第一扣孔的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延长部,延长部上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之间转动连接有蝶形螺丝。
优选地,第二扣孔的内径小于瓶塞穿刺器的内径。
优选地,第一扣孔与第二扣孔内壁上均设置有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文铃,未经丁文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6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级筛沙机
- 下一篇:获取视频中的标记掩模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