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5204.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阳;岳会芳;刘方;黄蒙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1/12;C02F11/13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废旧 乳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破乳反应器、中间水池、湿式催化氧化塔、电催化氧化池、斜板沉淀池、臭氧反应器、介质过滤器、储水箱依次连接;所述的破乳反应器连接有破乳剂加药装置、分离剂加药装置、油水深度分离器、中间水池,并且油水分离器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着破乳反应器,另一侧设置有油泵;斜板沉淀池连接有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斜板沉淀池的输出端连接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输出端连接低温污泥干燥机,臭氧反应器一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介质过滤器相连接。该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可将废旧乳化液分离油后的水中COD降解的相对彻底,经过处理过后的水可实现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旧废乳化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在有色金属的深加工生产过程中,均会排放出大量的废乳化液。废乳化液属于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刺激性、腐蚀性,是需要进行对废乳化液进行处理的。目前现有技术常用的含油废旧乳化液处理技术主要是盐析法、絮凝法、直接蒸发法等。但是这些废旧乳化液处理方法不仅存在残留物多、效果不理想、操作繁琐等诸多弊端,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
为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废旧乳化液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因此开发一种可实现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产生的废旧乳化液高效、资源化的处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处理废旧乳化液时不仅存在残留物多、效果不理想、操作繁琐等诸多弊端,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资金,提供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处理系统。所述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处理系统,采用先实现油水分离,然后逐级、深度的降解水中COD的方式,最终达到废水资源化利用或排放要求,能够有效处理废旧乳化液,节省大量的人力资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废旧乳化液的处理系统,破乳反应器、中间水池、湿式催化氧化塔、电催化氧化池、斜板沉淀池、臭氧反应器、介质过滤器、储水箱依次连接;所述的破乳反应器连接有破乳剂加药装置、分离剂加药装置、油水深度分离器、中间水池,并且油水分离器一侧设置有第一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着破乳反应器,另一侧设置有油泵;所述的斜板沉淀池连接有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斜板沉淀池的输出端连接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输出端连接低温污泥干燥机,所述的臭氧反应器一端设置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反应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介质过滤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破乳反应器内设置旋转刮油装置、排水装置,排水装置由水泵和阀门组成,破乳反应器中间设置隔油板,隔油板将初步油水分离出的油阻留在旋转刮油装置一侧。
优选的,所述的污泥脱水机一侧设置有第三水泵通过管道连接着斜板沉淀池。
优选的,所述的中间水池与湿式催化氧化塔之间设置有第二水泵。
优选的,所述的湿式催化氧化塔反应温度控制在270℃,压力控制在7.0MPa。
优选的,所述的电催化氧化池的极板选用石墨电极板,电压控制在30-36V。
优选的,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内放置臭氧催化剂填料,当水中COD为40-300mg/L时,臭氧催化剂的投加量与进水量的体积比为1:1。
优选的,所述的臭氧反应器内臭氧投加量与水中COD量为1:1。
优选的,所述的介质过滤器内设置石英砂填料,填料厚度为800mm,填料粒径为0.6-1.2mm。
优选的,所述的油水深度分离器设置有保温装置和伴热装置,保温装置为设置在油水深度分离器外部的保温棉,伴热装置为设置在油水分离器内部的蒸汽盘管,保持内部温度稳定在7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恒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5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