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用校平板、调距顶箔、止推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4393.2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尹丛勃;宋和国;陈雷;裴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擎能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7/04 | 分类号: | F16C17/04;F16C17/08;F16C27/02;F04D29/0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气 体止推 轴承 平板 调距顶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用校平板、调距顶箔、止推轴承;属于新能源汽车电动空压机领域;其技术要点:其设置在波箔与顶箔之间,校平板包括:第二板、多个校平作用压条组,所述第二板的内部设置有孔洞;所述校平作用压条组与波箔的箔片相对应,且所述校平作用压条组与波箔的顶部接触;所述校平作用压条组沿周向设置在第二板的内部。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用校平板、调距顶箔、止推轴承,提高止推轴承的工作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动空压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用校平板、调距顶箔、止推轴承。
背景技术
F16C17/04是仅用于轴向负载的滑动接触轴承;F16C17/08是用于支撑轴或其他元件的端面,如止推轴承。
气体动压止推轴承与传统滚动轴承或油润滑的滑动轴承相比,其具有质量小、不易磨损、维修周期长、运行成本低、工作转速高、工作温度范围宽等诸多优点,是无油涡轮机械的核心零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电动空压机的核心部件。因此,其一直是研发的重点。
相关的研究如:
林韶宁.等.新型弹性箔片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的试验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07):45-49.
周权,侯予,崔明现,等.新型弹性箔片动压气体止推轴承的理论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040(009):1032-1035.
侯安平,林蓬成,王锐,等.气体动压止推轴承性能及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18,33(6):1510-1508.
上述研究对于气体动压止推轴承的理论计算进行研究,上述研究并未对弹性箔片如何设置进行说明。
而对于弹性箔片的安装设置方式,代表性的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日本NTN株式会社在CN 108350933 A提出了一种弹性箔片安装方式:多个箔片沿周向并列地安装于箔片保持架的端面上;即将多个波箔片焊接(放电加工)在背部的箔片保持架上。
第二种,湖南大学冯凯教授在CN106763151A,提出了:第一层波箔3、第二层波箔4、第三层波箔5、顶箔6均为模具冲压成型;然后连接到均通过各自外圆环连接成一个整体。
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其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原因在于:箔片的厚度较薄(在100微米~150微米),其与箔片保持架(实质是个板)焊接时,只能采用点焊的方式,其焊接的牢固程度无法保证。特别的,在转子高速运转时,推力端板会对箔片产生较大的空气动压,焊接点的强度(注意是:疲劳强度)很难保证,会造成推力轴承容易失效。
另一方面,焊接时,波箔的形状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例如,此处焊接的高度较低,而相邻处的焊接高度较高(在100微米~150微米的点焊,焊接精度很难保持一致);也即,波箔的实际形状与设计的形状完成不一致,进而,制造的止推轴承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第二种方式而言,一体冲压成型,不需要焊接,其能够保证各个部分连接成整体;并且,其形状也可以保证。因此,其是一种较为优秀的理念。
然而,如图3所示,发明人团队在尝试一体成型时(也即第二种方式),发现:该方式存在一个新的问题:波箔翘曲问题,即波箔的端部存在严重的翘曲问题,从而导致波箔的形状也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团队进行了如下研究:
第一,改变成型顺序。首先,设计了一体化模具,一次成型;翘曲问题无法消除。其次,波箔的单瓣逐次成型,其也并没有特别的优势,翘曲问题仍然无法消除。
第二,热处理。将成型过后的部件进行加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来约束翘曲。该方案,确实对翘曲有部分改善,但是,无法真正的消除翘曲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擎能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擎能动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3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