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4174.4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游庆瑜;郝天珧;胡耀星;赵春蕾;张妍;徐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V1/24 | 分类号: | G01V1/24;G01V1/38;G01V1/18;G01V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王冠宇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海洋 声导 波频散 分析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多道水听计海洋地震探测设备,设计海洋声导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按照海洋声导波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完成海上施工,包括多道水听计投放、气枪投放、气枪放炮、多道水听计回收、气枪回收;
步骤102:将原始采集的多道水听计数据转换为SU或SEGY格式,提供单个气枪放炮点的共炮点道集,进行道均衡、带通滤波处理;
步骤103:读取垂向分量的海洋声导波共炮点数据,利用线性倾斜叠加法进行频散能量成像;从频散能量谱图中,按照能量振幅极大值,提取多阶海洋声导波频散曲线;
步骤104:建立描述频散曲线与海洋地球物理模型变量的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迭代求解该目标函数,获得最优模型;
步骤105:保存并输出最优反演模型为海底浅部沉积层剪切波速度结构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1中,对多道水听计仪器设备的要求如下:声学水听计频带范围覆盖5Hz–500Hz,具备低频声学信号记录能力;声学水听计数据采样率1000SPS;声学水听计终端数采系统时钟误差在1ms以内;对于气枪激发震源的要求,气枪总容量需3000inch3,激发子波频带范围宽度大于50Hz,其中高频不高于100Hz,低频不低于1Hz。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1中,以多道水听计拖缆为海洋声导波数据采集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系统要求如下:气枪激发震源的最大偏移距Δ,取值最小为2500m;多道水听计拖缆设备总长度最小为2450m,多道的道间距小于25m;气枪投放深度范围为5m–10m,作业方式中先投放多道水听计拖缆,然后投放气枪,同时开动船只按照轨迹前往作业点位进行放炮作业,作业完成后,先回收气枪,再回收多道水听计拖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3中,用线性倾斜叠加法计算海洋声导波频散能量谱方法如下:对原始数据V(x,t)的N道地震道集记录进行变换至拉冬域m(p,τ)
t是时间,τ是偏移距为零时的时间,p是慢度,xk是炮检距,xmin是最小偏移距,xmax是最大偏移距;对上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
令V(xk,f)=d(xk,f),上式就写成如下的矩阵形式:
m=LTd
式中:d和m为数据空间和模型空间向量;L=ei2πfpx为拉冬正变换算子,LT为矩阵L转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海洋声导波频散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04中,反演一维模型最大深度Hmax的选择依据海洋声导波的半波长理论:
其中,vmax为所提取频散曲线中海洋声导波的最大相速度取值,fmin为所提取频散曲线中最小的频率值;选取了最大深度后,选取相同或不同的层厚度来建立一维浅部沉积层地球物理模型;模型包括四个参数:层厚度h,单位m;压缩波速度vp,单位m/s;剪切波速度vs,单位m/s和密度ρ,单位g/cm3;模型第一层为海水层,厚度根据实测海水深度确定,压缩波速度取值1500m/s,剪切波速度取值0m/s,密度取值1.03g/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41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