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业区域安全辅助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783.8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明;江海涛;王蕾;邢建平;王晓宁;田佳;崔文生;邵建军;李青;王培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1V8/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6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业 区域 安全 辅助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作业区域安全辅助报警装置,包括移动柱体、报警装置、若干个检测模组、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柱体顶部,若干个检测模组呈圆周环绕设置于所述移动柱体上,所述控制装置及电源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移动柱体内部,所述电源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报警装置、检测模组及控制装置连接,并为所述报警装置、检测模组及控制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检测模组及报警装置连接。通过在移动柱体上设置多个检测模组,以实现对作业区域的分隔,增加移动柱体对检测面积的覆盖范围,减少作业区域单位面积内所需的移动柱体数量,降低运输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警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作业区域安全辅助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业的现场为防止非作业人员以进入作业区域,通常会增设分隔作业区域的围栏,但是常会出现作业人员随意跨越围栏的习惯性违章问题,在某些大型作业现场安排专人监护会增加人力成本,并且管控方面可能会有疏漏,作业现场存在人员脱离安全作业区域,误入带电设备区域,增加了触电的风险。
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式为将多个带有红外发射装置的围栏柱体根据需要作业区域围绕成一个圈,发射的红外线形成首尾相接的闭环,这样一来,所有围栏需要放置在同一水平面使用,使用环境苛刻,一个作业区域需要多个柱体,增加运输负荷。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一个作业区域需要多个带有红外发射功能的柱体配合使用,所造成的使用环境要求高,运输负荷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区域安全辅助报警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作业区域安全辅助报警装置,包括移动柱体、报警装置、若干个检测模组、控制装置和电源装置,
所述检测模组,检测是否有移动物体穿过,根据检测结果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将接收到的检测信号转变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至报警装置;
所述报警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报警;
所述报警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柱体顶部,若干个检测模组圆周环绕设置于所述移动柱体的圆周面上,所述控制装置及电源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移动柱体内部,所述电源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报警装置、检测模组及控制装置连接,并为所述报警装置、检测模组及控制装置提供电源,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检测模组及报警装置连接。通过在移动柱体上设置多个检测模组,以实现对作业区域的分隔,增加移动柱体对检测面积的覆盖范围,减少作业区域单位面积内所需的移动柱体数量,降低运输负荷。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移动柱体上设有若干个安装部,若干个所述检测模组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内。通过安装部为检测模组提供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安装部为连通所述移动柱体内外的开口,所述开口内嵌设有壳体,所述检测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检测模组上连接的导线贯穿所述壳体。检测模组集成在壳体内,并将壳体安装在开口,实现对壳体位置的固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检测模组上连接的导线外套设有蛇纹管。通过蛇纹管提升承载检测模组的壳体在方向及位置上的调节,实现对需要覆盖区域的红外发射角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检测模组包括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及红外检测处理装置,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用于发送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发送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检测处理装置用于判断是否有移动物体穿过红外信号传递区域生成的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所述红外检测处理装置分别与红外发射装置及红外接收装置连接。将检测模组内的红外接收装置取出与红外发射装置相配合,提高分隔界限的灵活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潍坊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7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