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3774.9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聂祥钧;郑艳文;杨贵发;张森;李太峰;鲁俊;周祖平;张春雨;庚德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卧龙电气集团辽宁荣信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00 | 分类号: | H02M1/00;H02M7/00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电容 体式 象限 功率 单元 结构 | ||
1.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单元模块和逆变单元模块,整流单元模块和逆变单元模块结构对称,背靠背立式放置,通过直流连接母排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单元模块包括整流单元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整流侧电容组件、整流侧散热组件和整流侧电路板组件,整流侧电容组件与整流侧散热组件前后布置,整流侧电路板组件布置于整流侧电容组件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单元模块包括逆变单元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逆变侧电容组件、逆变侧散热组件和逆变侧电路板组件,逆变侧电容组件与逆变侧散热组件前后布置,逆变侧电路板组件布置于逆变侧电容组件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整流侧散热组件包括整流侧散热器及安装在其上部的整流用IGBT,整流侧电容组件中的电容通过整流正极板及整流负极板与整流用IGBT电气连接;逆变侧散热组件包括逆变侧散热器及安装在其上部的逆变用IGBT,逆变侧电容组件中的电容通过逆变正极板及逆变负极板与逆变用IGBT电气连接;整流正极板及整流负极板通过外部的直流连接母排与逆变正极板及逆变负极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单元壳体与所述的逆变单元壳体结构相同,均为箱体式结构,箱体的侧封板和前面板上均开有多个通风口,后封板上设有用于输入输出铜排伸出的开口,箱体的上端设有拉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侧电容组件和逆变侧电容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电容支撑板和12个电容,电容底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电容支撑板位于电容中上端,用来支撑限制电容位置,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整流侧电容组件中的12个电容通过整流正极板、整流负极板实现并联,逆变侧电容组件中的12个电容通过逆变正极板和逆变负极板实现并联,完成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电容的分体式四象限功率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侧电路板组件与逆变侧电路板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板卡安装板和安装在其上部的单元板卡、开关电源、滤波板和放电电阻,板卡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单元板卡位于前端,开关电源和滤波板位于单元板卡后端,放电电阻位于单元板卡旁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卧龙电气集团辽宁荣信电气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卧龙电气集团辽宁荣信电气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7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