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765.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曹蕊蕾;朱为民;刘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克化工科技(太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183 | 分类号: | C08G63/183;C08G63/181;C09J16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叶晓龙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色热 塑性 分子量 线性 饱和 聚酯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原料进行搅拌得到物料A,升温至T1进行酯化缩聚反应,观察物料A是否澄清;步骤二.降温加入多元醇和多元酸得到物料B,升温至T2进行酯化缩聚反应,观察物料B是否澄清;步骤三.取样检测酸价;步骤四.置于真空条件下并取样检测粘度,检测合格出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得的饱和聚酯树脂具有高伸长率和适度的拉伸值,为一种柔软的无定形聚合物,其在芳香族或酮类溶剂体系中长期稳定,将难以粘合的纤维网连接到各种基材上,产生柔韧性,改善基材的电阻性能以及其与颜料结合能力,可当作改性剂用于提高各种基材的柔韧性和粘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聚合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采用不同的多元酸和多元醇可合成出不同类型、不同特性的饱和聚酯树脂。若使用的都是直链结构的二元醇和二元酸,产生的就是只含直链结构的聚酯树脂,若使用的多元酸中含苯环(例:苯酐、对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产生的就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聚酯树脂,若采用化学反应引入除多元醇、多元酸之外的其它成份,产生的就是改性聚酯树脂。但是目前制备出来的饱和聚酯树脂柔韧性和粘合性都较差,鉴于此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原料进行搅拌得到物料A,升温至T1进行酯化缩聚反应,观察物料A是否澄清;
步骤二.降温加入多元醇和多元酸得到物料B,升温至T2进行酯化缩聚反应,观察物料B是否澄清;
步骤三.取样检测酸价;
步骤四.置于真空条件下并取样检测粘度,检测合格出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一中所述原料包括多元醇、多元酸、催化剂和抗氧化剂,所述多元醇为一元醇、二元醇或三元醇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多元酸为一元酸、二元酸或三元酸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为磷酸、磷酸三甲酯、醋酸锌、钛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多元醇和所述多元酸的比为1.5:1-2.2: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多元醇为所述二元醇,所述多元酸为二元酸,所述催化剂为醋酸锌、钛酸正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T1和所述T2均为200-280℃,步骤一中进行酯化缩聚反应时控制冷凝温度小于等于100℃,步骤二中进行酯化缩聚反应时控制冷凝温度小于等于105℃。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一和步骤二中进行酯化缩聚反应时通入氮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二中降温至120℃以下并关闭搅拌,再加入多元醇和多元酸得到物料B。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三中取样检测酸价时,若酸价不合格则回到步骤二,若酸价合格则进行步骤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步骤四中置于真空小于-0.09MPa的条件下缩聚,检测粘度,若粘度不合格则继续置于真空小于-0.09MPa的条件下缩聚,若粘度合格则直接出料。
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色热塑性高分子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饱和聚酯树脂为芳香族线性饱和聚酯树脂,具有高伸长率和适度的拉伸值,该树脂为一种柔软的无定形聚合物,其在芳香族或酮类溶剂体系中长期稳定,可用作粘合剂,将难以粘合的纤维网连接到各种基材上,产生柔韧性,改善基材的电阻性能以及其与颜料结合能力,因此可当作改性剂用于提高各种基材的柔韧性和粘合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克化工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未经英克化工科技(太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