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3517.5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陶菲;李健;李潘源;陆海;赵玉贞;吴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77/00;C10N30/10;C10N30/12;C10N30/14;C10N30/18;C10N30/06;C10N30/08;C10N30/04;C10N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油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空压机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聚烷基乙二醇55~95份;多元醇酯5~45份;抗氧剂0.05~3.5份;腐蚀抑制剂0.05~2.5份;金属钝化剂0.05~1.0份;极压抗磨剂0.05~2.0份;抗泡剂0.0005~0.05份。本发明提供的空压机油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良好的润滑性能、优良的低温流动性、不会形成油泥和积碳、良好的防锈防腐保护、有效的冷却作用,为空压机提供良好润滑、保护、冷却等作用,减少空压机部件磨损,延长空压机寿命,换油周期长,降低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压机的作用主要是供气,提供生产所需的气体,压缩气体可作为动力、工艺气体等,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空压机油主要用于压缩机汽缸运动部件及排气阀的润滑,并起防锈、防腐、密封和冷却作用。由于空压机一直处于高压、高温及有冷凝水存在的环境中,因此空压机油应具有优良的高温氧化安定性、低的积炭倾向性、适宜的黏度和黏温性能、及良好的油水分离性、防锈防腐性等。
空压机具体工况条件决定了所使用的空压机润滑油需要具备如下的主要性能:(1)良好的氧化安定性,油品在循环使用中,不断与压缩空气中的高温高压氧气接触,容易被氧化变质,具备极好的氧化安定性,才能保证油品能够长期安全的使用;(2)较低的积碳倾向,空压机油的抗积碳倾向性对空压机的可靠运行是至关重要的;(3)良好的油水分离性;(4)应该具有良好的黏温性能,低温时,润滑油黏度不能太大,润滑油能够充分流到润滑部位;高温时,润滑油黏度不能太小,润滑油在润滑部位形成足够厚的油膜,保证良好润滑;(5)良好的抗泡性能,空压机油在循环使用过程中,油品极易产生泡沫,会造成油耗增加,超温等异常现象,因此必须具备优良的抗泡性;(6)具有良好的抗腐蚀防锈性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7)适宜的闪点,保证设备安全运转。
开发一种具有良好使用性能的空压机油对于减少空压机部件磨损、延长空压机寿命、降低空压机运行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空压机油组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良好的润滑性能、优良的低温流动性、不会形成油泥和积碳、良好的防锈防腐保护、有效的冷却作用,为空压机提供良好润滑、保护、冷却等作用,减少空压机部件磨损,延长空压机寿命,换油周期长,降低运行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所述抗氧剂选自有机酚类抗氧剂和/或有机胺类抗氧剂;
所述腐蚀抑制剂选自磺酸盐类腐蚀抑制剂、脂肪酸类腐蚀抑制剂、脂肪酸衍生物类腐蚀抑制剂和复合磷酸酯类腐蚀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金属钝化剂选自苯三唑衍生物类金属钝化剂、噻二唑衍生物类金属钝化剂和有机胺类金属钝化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极压抗磨剂选自磷酸酯型极压抗磨剂和/或硫磷氮复合型极压抗磨剂;
所述抗泡剂选自硅型抗泡剂和/或非硅型抗泡剂。
优选的,所述聚烷基乙二醇选自环氧丙烷均聚单羟基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单羟基醚和环氧丙烷均聚多羟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多元醇酯选自三羟甲基丙烷酯、新戊二醇酯和季戊四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有机酚类抗氧剂选自抗氧剂TH-330和/或2,6-二叔丁基酚;所述有机胺类抗氧剂选自二异辛基二苯胺和/或4,4’-双(二甲基苄基)二苯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