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混合核苷酸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3128.2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庆;周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20/153 | 分类号: | A23K20/153;A23K10/18;A23K20/163;A23K50/30;A23K50/75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徐芝强;肖明芳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核苷酸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混合核苷酸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计混合核苷酸1‑20份,功能性微生物发酵液10‑30份,壳寡糖0.1‑5份,生物有机质40‑60份。混合核苷酸含有大量丰富的氨基酸、高活性蛋白酶、糖类等生物高活性物质,具有加强养殖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功能性微生物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可以将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提前分解,动物在进食后很容易吸收,因此可以提高禽畜对饲料的吸收率和利用率。壳寡糖具有促进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等功能。生物有机质为芽孢萌发繁殖提供养分,为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适口性和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饲料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混合核苷酸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为了预防畜禽动物各种疾病,促进畜禽动物生长发育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大量抗生素类等药物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但是,随着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类添加剂,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降低了畜禽的免疫力,同时引发抗药性问题及动物体内残留等负面问题,对人类健康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开发能够替代抗生素类等功能强、价格低、性能优、无残留、利于环保的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是实现绿色养殖、生产绿色食品的关键。同时,养殖产品要想走出国门,打破绿色壁垒的封锁,就必须要有质量安全保障。因此,发展绿色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推广绿色养殖、生产绿色养殖产品,成为饲料企业实现产品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潜景巨大,市场前景看好。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种含混合核苷酸的饲料添加剂,以解决现有抗生素类等添加剂引发的负面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混合核苷酸的饲料添加剂,包括如下按质量份数计的组份:
其中,所述混合核苷酸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酵母移入发酵罐中,然后依次加入灭菌的碳源、氮源、无机盐,调节pH值为6.0-7.0,在20-30℃下发酵、扩繁36h-48h;然后加入氯化钠,调节pH值为5.0-6.0;温度升至50℃,反应26h-32h,得到酵母发酵液及酵母细胞破壁后的内含产物,经过离心分离、过滤即得。混合核苷酸含有大量丰富的氨基酸、高活性蛋白酶、糖类等生物高活性物质。具有加强养殖动物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等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氮源为蛋白胨、玉米粉、酵母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无机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铵、硝酸铵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具体地,所述功能性微生物发酵液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骆驼刺泛菌发酵液、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胶东样芽孢杆菌发酵液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6264,胶冻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5,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66,骆驼刺泛菌(Pantoeaalhagi)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CGMCC NO.15525。功能性微生物可以分泌大量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可以将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提前分解,动物在进食后很容易吸收,因此可以提高禽畜对饲料的吸收率和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轩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