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颈椎间盘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3094.7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5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龚友平;何晶洋;戚金来;陈国金;毕志凯;王飞;刘海强;陈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2/30 | 分类号: | A61F2/30;A61F2/4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打印 技术 制备 人体 颈椎 方法 | ||
1.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颈椎间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模型制作:由医学影像技术获得颈椎横切面影像,并根据其影像重建三维数字化设计模型,利用3D建模软件进行修复和重建模,并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椎有限元模型分析;
步骤2. 3D打印基料以及3D打印工艺参数仿真:使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型3D打印机打印基料;使用Ansys additive软件对3D打印工艺参数进行仿真;得到优化的工艺参数;
步骤3. 准备待3D打印的原材料:通过雾化的方法制得钛合金Ti-6Al-4V粉末,粉末的粒径范围在15-53μm之间,平均值为36μm;
步骤4. 进行打印:将处理好的钛合金粉末导入物料缸中并填平,将步骤1获得的颈椎间盘通过Magics软件切片,并生成用于打印机操作的g代码,导入3D打印机的操作软件中;使用步骤2获得的工艺参数进行打印,充入保护气体氩气,当氧浓度低于0.1%时,开始打印;
步骤5:工件打印后机械处理:进行线切割,工件支撑去处及表面处理;
步骤6:对于制备的颈椎间盘进行力学性能测试;
步骤7:进行生物相容性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颈椎间盘的方法,使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颈椎间盘模型进行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颈椎间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优化的工艺参数:扫描线宽为0.14mm,切片厚度为0.03mm,扫描速度为800mm/s,激光功率为150W。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人体颈椎间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力学性能测试包括静态压缩实验,静态剪切实验,压缩疲劳实验,压缩剪切疲劳实验和静态轴向压缩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09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