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057.6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玲;卜晓佳;邹雨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274 | 分类号: | A61B5/274;A61B5/353;A61B5/283;A61B5/00;A61M25/00;A61M25/01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picc 置管时心电 定位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该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通过路厄氏接头螺纹环可适用于任何导管,包括前端三向瓣膜式或前端开口式导管,在对心电定位时将导丝末端交与助手,进而将圆形座上的纽扣与心电监护导联线连接,之后通过连接头、防回血夹、连接柱以及连接管配合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进而起到了配合注射器推注生理盐水建立导丝‑盐水‑血液的连续稳定的导电电流从而获取稳定连续的心内心电导联,从而重点解决了前端三向瓣膜因其前端封闭导致的心电监护仪所检测的心电信号十分微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 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有研究证明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密切相关,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在2016版INS指南中推荐,PICC导管尖端位置应位于上腔静脉的下段或靠近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目前国内采用X线定位法作为PICC尖端定位诊断“金标准”,但X线定位法无法实时定位,且存在耗费高、耗时长、辐射暴露增加等不足,腔内心电定位法作为新型PICC尖端定位技术,能通过实时定位引导PICC尖端至最佳位置,有效降低导管尖端的异位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且具有简便易行、适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逐渐受到置管者的青睐,但是心电监护仪所检测的心电信号十分微弱,相对于外界的干扰信号来说,其幅度非常小,容易产生被干扰的问题出现,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解决了心电监护仪所检测的心电信号十分微弱相对于外界的干扰信号来说其幅度非常小导致容易被干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PICC置管时心电定位的导丝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左侧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柱内,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PICC导管右侧面上,所述连接柱与PICC导管相连通,所述PICC导管上侧面固定连接有路厄氏接头螺纹环,所述PICC导管下端固定连接在肝素帽内环中,所述PICC导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导丝上端,所述导丝上端与肝素帽内环相连通,所述导丝下端穿过肝素帽与纽扣固定连接,所述纽扣固定连接在圆形座上。
优选的,所述纽扣为金属制品,所述圆形座为抗干扰材质。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有防回血夹,所述防回血夹为医学橡胶材质,所述连接头可直接与注射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丝长度为80cm,所述导丝直径因导管粗细不同而不同,所述导丝的材质为特制金属丝。
优选的,所述圆形座为圆形片状结构,所述纽扣为柱状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