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968.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9/16 | 分类号: | A61L29/16;A61L29/14;A61L29/00;A61L29/06;A61M25/10;A61M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3 | 代理人: | 张静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药 洗脱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导管主体,所述球囊导管主体内腔的上部设有内圈,所述内圈上开设有内流孔和相溶通道,所述内流孔中间位置与相溶通道连通,所述内圈的外侧设有保护层,所述内圈的内侧设有疏水区,所述球囊导管主体的内壁嵌入有内槽,所述内槽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限流垫,所述球囊导管主体的上下两侧设有缓冲区,利用内流孔和相溶通道之间连通,增加生物流动性,使得液体流动时间较长,提高生物融合的程度,增加疏水区,使得生物之间先融合,从而增强生物的相溶性,采用上下设有缓冲区,使得生物流动速度降低,提高生物的结合力,从而提高融合的速度,再利用内槽的限流垫,使得生物的流动性强加,从而加快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后的再狭窄机制主要为血管局部对球囊损伤的过度愈合反应,包括早期血管弹性回缩,晚期血管负性重塑及新生内膜过度增生。支架取代单纯球囊扩张使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由40%~50%降至20%~30%。近年来研制的DES,经过反复临床验证,不仅能有效抑制PCI术后血管壁的弹性回缩,而且显著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新生内膜的过度增殖,从而显著降低了PCI术后再狭窄率,开创了PCI技术新的里程碑。用特制球囊导管扩张病变部位,再将带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病变部位,以8个大气压扩张球囊30~60秒植入支架。然后,用耐高压球囊,加压12~16个大气压,扩张30~60秒,以保证支架均匀扩张。支架将永久地嵌入患者冠状动脉内膜。术中,于股动脉鞘管插入后,静注肝素钠12 500U,之后,操作每延长1h,再静注肝素钠2 500U,总量20 000U。为预防术中冠脉痉挛,在支架送入前及球囊撤出前,向冠状动脉内注入硝酸甘油200~300μg。现有技术中,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对于生物相溶以及药物输送存在不足,导致融合较慢,药效低。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融合性强的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解决了现有药物洗脱球囊导管融合较慢、药效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包括球囊导管主体1,所述球囊导管主体1内腔的上部设有内圈3,所述内圈3上开设有内流孔6和相溶通道4,所述内流孔6中间位置与相溶通道4连通,所述内圈3的外侧设有保护层5,所述内圈3的内侧设有疏水区2,所述球囊导管主体1的内壁嵌入有内槽8。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流孔6和相溶通道4均设有多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相溶通道4之间设有2-5个内流孔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相溶通道4之间设有3个内流孔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相溶通道4连通球囊导管主体1的内壁。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槽8的两端为内凹形状。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流垫9的外部涂有亲水涂层。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槽8的内部设有若干个限流垫9,所述球囊导管主体1的上下两侧设有缓冲区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囊导管主体1的材质选自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酸酯,尼龙中的至少一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脉用药物洗脱球囊导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桐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9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