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2679.7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9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应都;王存;谢鹤楼;胡俊;周云;欧阳晓平;齐福刚;赵镍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C08F212/10;C08F220/44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钟丹;魏娟 |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光 塑料 闪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塑料闪烁体由闪烁体基质以及共掺于基质中的三重态捕获剂、单重态捕获剂、移波剂组成,所述闪烁体基质为AS,三重态捕获剂为Eu(DBM)3Phen、单重态捕获剂为BPEA、移波剂为DCM;
所述Eu(DBM)3Phen在红光塑料闪烁体中的质量分数为2~3.5%;
所述BPEA在红光塑料闪烁体中的质量分数为2~3%;
所述DCM在红光塑料闪烁体中的质量分数为0.02~0.06%;
所述AS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所述DBM为二苯甲酰甲烷,所述Phen为1,10-菲罗啉,所述BPEA为9,10-双(苯乙炔基)蒽,所述DCM为4-(二氰亚甲基)-2-甲基-6-(4-二甲氨基苯乙烯基)-4H-吡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配取BPEA,Eu(DBM)3Phen、DCM,苯乙烯,混合获得溶液A,配取丙烯腈、偶氮二异丁腈混合获得溶液B,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获得前驱体溶液,于保护气氛下聚合反应即得红光塑料闪烁体;
所述前驱体溶液中,Eu(DBM)3Phen的质量分数为2~3.5wt%, BPEA的质量分数为2~3wt%,DCM的质量分数为0.02~0.06wt%。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乙烯与丙烯腈的质量比为75~95:5~2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氮二异丁腈的加入量为苯乙烯与丙烯腈总质量的0.03~0.04wt%。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过程为,先于40~50℃下,保温12~14h,再以每5~10h升6~12℃的速度升温至80~100℃,保温12~24h,然后以5~10℃/h降温至40~50 ˚C,再保温6~12 h。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u(DBM)3Phen的制备过程为,将10.0 mmol的Eu2O3溶于6.0 mo1/L的盐酸,旋转蒸发至近干,制得EuCl3·6H2O晶体,用无水乙醇溶解配成0.1 mo1/L的溶液,将6.0 mmol的二苯甲酰甲烷DBM、2.0 mmol 的1,10-菲罗啉和6.0 mmol的氢氧化钠溶于20.0 mL 乙醇中,连续搅拌加热得到配体溶液,然后将EuCl3·6H2O溶液加入配体溶液中,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洗涤后得到发黄的产物,所得黄色产物经由乙醇重结晶精制,然后先后加入30.0 mL 苯和30.0 mL 庚烷得到沉淀,最后在烘箱中于80℃干燥8.0h后,得到Eu(DBM)3phen粉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光塑料闪烁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红光塑料闪烁体应用于中子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67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