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阻窥阴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644.3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韦淑微;薛雨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2 | 分类号: | A61B1/32;A61B1/303;A6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7 | 代理人: | 徐长江 |
地址: | 51015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阻窥阴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阻窥阴器,其包括上叶片组件、滑板、下叶片、手柄、驱动组件和第一锁紧件;所述下叶片连接于手柄,滑板滑动连接于手柄,所述上叶片组件连接于滑板,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板沿着手柄滑动,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将驱动组件锁紧于手柄;所述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分别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用于阻挡阴道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之间的侧向开口。本申请的防阻窥阴器在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上分别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能阻挡阴道侧壁的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的侧向开口,避免阴道侧壁的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而阻挡医护人员的视线,保证医护人员有效地进行观测或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阻窥阴器。
背景技术
窥阴器是妇科检查时常用的一种工具,现在为了追求便捷和卫生,普通妇科检查都采用一次性使用窥阴器。现有的窥阴器一般只包括上叶和下叶,上叶和下叶张开后形成一个观测空间,然后医护人员就可以进行观测工作。但对于一些体胖或阴道肌肉松弛的妇女来说,她们阴道两侧的肌肉会从上叶和下叶的侧向开口挤入,堵住中间的观测空间,从而阻挡医护人员的视线,使得医护人员无法有效地进行观测或治疗。
同时,传统的窥阴器的操作手柄过长,在使用中很不方便,亟需一种能够更为灵活使用的手柄进行替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阻窥阴器,该防阻窥阴器在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上分别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能阻挡阴道侧壁的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的侧向开口,避免阴道侧壁的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而阻挡医护人员的视线,保证医护人员有效地进行观测或治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阻窥阴器,包括上叶片组件、滑板、下叶片、手柄、驱动组件和第一锁紧件;所述下叶片连接于手柄,滑板滑动连接于手柄,所述上叶片组件连接于滑板,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滑板沿着手柄滑动,所述第一锁紧件用于将驱动组件锁紧于手柄;所述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分别设置有阻挡组件,阻挡组件用于阻挡阴道肌肉挤入上叶片组件和下叶片之间的侧向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为透明可视的阻挡束缚带。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为透明可视且具有弹性的阻挡束缚带。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一阻挡板、安装座和第二锁紧件;所述安装座连接于上叶片组件或下叶片,第二锁紧件用于将第一阻挡板锁紧于安装座。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二阻挡板、螺杆和螺套,第二阻挡板转动连接于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螺杆装设于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螺套螺纹连接于螺杆的外壁,螺套用于抵触第二阻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包括第三阻挡板、弹簧和拉绳,第三阻挡板转动连接于上叶片组件和/或下叶片,弹簧的一端连接于第三阻挡板,弹簧的另一端对应的连接于上叶片组件或下叶片,拉绳用于将第三阻挡板拉紧于上叶片组件或下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套、滑板连接套和两条齿条;两条所述齿条间隔设置于手柄的同一侧,转动套位于两条齿条之间,转动套的外壁设置有用于与两条齿条齿合连接的齿轮,滑板连接套转动连接于转动套的外壁,滑板连接于滑板连接套;所述第一锁紧件螺纹连接于转动套并用于将转动套锁紧于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上叶片组件包括上叶片、连接座和第三锁紧件;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滑板,上叶片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座,第三锁紧件用于将上叶片锁紧于连接座。
进一步地,所述防阻窥阴器还包括弯折握持板和第四锁紧件;所述弯折握持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手柄,所述第四锁紧件用于将弯折握持板锁紧于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广州柔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