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2627.X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4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塔;黄仕强;黄丽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43/00;B21D43/28;B21D43/08;B21D43/10;B21D43/02;B21C23/21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卞勇 | 
| 地址: | 3639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铝合金 构件 快速 成型 装置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包括挤压成型装置,以及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置于挤压成型装置的输出端,还包括弯折装置;弯折装置包括折弯机构,和工作台;折弯机构包括第一折弯装置,第二折弯装置,以及第三折弯装置;第一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第一开合驱动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第一弯折驱动装置;第二折弯装置包括第二机械手,第二开合驱动装置,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以及第二弯折驱动装置;第三折弯装置包括顶紧部,和第一顶紧驱动装置;折弯机构还包括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工作台上设有限位柱。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的成型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太阳能支架的独特设计结构使组件具有可以根据不同地域而角度可调,从而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达到最大的太阳能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对光伏组件的连接方式、材质选型以及支架载荷受力分析加以详细的分析与实践,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风、抗雪压、耐腐蚀等物理性能,使光伏组件应用于更加广泛的地域。
现有技术中用铝合金制造太阳能支架,无法一次性折弯成型,步骤过于复杂,影响生产效率。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及其成型工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无法一次折弯成型,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铝合金承力构件的快速成型装置,包括将铝锭挤压成内部中空的长条状铝合金的挤压成型装置,以及对铝合金进行输送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设置于挤压成型装置的输出端,还包括对铝合金进行弯折成型的弯折装置;所述弯折装置包括执行折弯动作的折弯机构,和对铝合金进行承载的工作台;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对应折弯铝合金前端的第一折弯装置,对应折弯铝合金后端的第二折弯装置,以及对应折弯铝合金两端之间的第三折弯装置;所述第一折弯装置包括第一机械手,驱动第一机械手开合的第一开合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机械手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机械手弯折铝合金的第一弯折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折弯装置包括第二机械手,驱动第二机械手开合的第二开合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机械手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二机械手弯折铝合金的第二弯折驱动装置;所述第三折弯装置包括顶紧部,和驱动顶紧部顶紧的第一顶紧驱动装置;所述折弯机构还包括驱动第一折弯装置和第二折弯装置在输送装置和工作台之间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一一对应铝合金承力构件两个弯折处的限位柱。
进一步,所述第一机械手包括第一夹手和第二夹手;所述第一夹手具有将铝合金卡紧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夹手具有将铝合金卡紧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机械手包括第三夹手和第四夹手;所述第三夹手具有将铝合金卡紧的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夹手具有将铝合金卡紧的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开合驱动装置包括拉动第一夹手的第一拉杆,拉动第二夹手的第二拉杆,拉动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第一摆动杆,以及驱动第一摆动杆摆动的第一摆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开合驱动装置包括拉动第三夹手的第三拉杆,拉动第四夹手的第四拉杆,拉动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的第二摆动杆,以及驱动第二摆动杆摆动的第二摆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开合驱动装置还配设有对所述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进行水平导向的第一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开合驱动装置还配设有对所述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进行水平导向的第二导向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三拉杆和第四拉杆均呈弧形轮廓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为第一导向板,第一导向板下部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夹手与第二夹手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装置为第二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下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三夹手与第四夹手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的内侧面均设有柔性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