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F6 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2005.7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25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焕;茅俊;董仲星;陈时飞;李楠;梁波;郭雄白;方俊;施炜鑫;徐云鹍;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 base sub | ||
1.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SF6密度继电器压力数值的影响因素;
获取SF6密度继电器历史压力数据及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组成数据集;
基于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分析模型;
获取SF6密度继电器表盘的图像,对图像中的表盘进行定位和校正从而获取SF6密度继电器的压力数据,再获取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
将SF6密度继电器的压力数据及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输入预测分析模型来对SF6密度继电器是否会漏气进行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F6密度继电器压力数值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风速和天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分析模型包括: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
对训练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分析模型;
对验证集通过训练完成的预测分析模型进行预测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图像中的表盘进行定位包括:
获取多个SF6密度继电器表盘的图像;
对多个SF6密度继电器表盘的图像进行训练,得到表盘定位模型;
将SF6密度继电器表盘的图像输入表盘定位模型以对图像中的表盘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SF6密度继电器的压力数据包括:
提取表盘中感兴趣的关键点;
通过关键点间存在的固有关系,得到表盘指针当前的准确角度;
通过表盘刻度的映射关系,换算得到当前SF6密度继电器指示的压力数值。
6.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SF6密度继电器历史压力数据及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组成数据集;
模型训练模块,用于基于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分析模型;
第二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SF6密度继电器表盘的图像,对图像中的表盘进行定位和校正从而获取SF6密度继电器的压力数据,再获取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
漏气判断模块,用于将SF6密度继电器的压力数据及对应同一时间影响因素的信息输入预测分析模型来对SF6密度继电器是否会漏气进行预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F6密度继电器压力数值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风速和天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SF6密度继电器的漏气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训练模块具体用于:
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
对训练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训练,得到预测分析模型;
对验证集通过训练完成的预测分析模型进行预测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20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