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1864.4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7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贞;马磊;于洋洋;宗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27/90 | 分类号: | B01F27/90;B01F27/92;B01F27/23;B01F27/21;B01F27/213;B01F27/191;B01F35/12;B01F35/30;B01F101/39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于正河 |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润滑 油品 快速 调和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调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该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通过第一伸缩机构连接,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之间设置有可调式刮壁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调和机构驱动装置和调和机构移动装置;调和机构运转时上提料机构将壳体底部的物料上提,可调式刮壁机构不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调和完成时调和机构移动装置下移调和机构,第一伸缩机构收缩上移上提料机构,可调式刮壁机构产生变形贴紧壳体内壁进行刮料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调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在投入使用时需要添加一些具有辅助功能的添加剂来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润滑油调和装置是一种用于润滑油加工过程中,将添加剂与润滑油进行混合调和的辅助装置,其在润滑油生产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润滑油调和装置包括混合罐和搅拌电机,混合罐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混合罐的顶端设置有加料口,并在加料口处设置有挡盖,混合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并在排料管处设置有排料阀,搅拌电机安装于混合罐的顶端,并在搅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底端自混合罐的顶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叶,多组搅拌叶均位于工作腔内;现有的润滑油调和装置使用时,将一定比例的润滑油和添加剂自加料口导入至工作腔内,然后通过搅拌电机带动传动轴以及多组搅拌叶转动,对润滑油和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调和结束后打开排料管将工作腔内调和好的润滑油导出即可。
现有的润滑油调和设备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1)调和设备的内壁粘附着有很多润滑油,粘附在壳体内壁上的润滑油不易排出,为了促进壳体内壁上润滑油的排出技术人员在调和设备的搅拌转轴上安装了刮板,但是刮板持续与壳体内壁接触,磨损严重,容易损坏;(2)调和设备底部容易沉积润滑油,此处的润滑油不利于搅拌均匀,且容易加压出料口导致润滑油排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刻度前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调和设备运行时一边搅拌调和润滑油,一边上提壳体内腔底部的物料,使得润滑油搅拌均匀,排出润滑油时更为顺畅,调和过程中刮板不与壳体内腔相接触,调和完成后打开排料口的同时刮板才贴在壳体内壁上,边排出润滑油边对壳体内壁进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性能润滑油品快速调和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壳体内由上至下设置有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通过第一伸缩机构连接,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之间设置有可调式刮壁机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调和机构驱动装置和调和机构移动装置;调和机构运转时上提料机构将壳体底部的物料上提,可调式刮壁机构不与壳体的内壁相接触,此过程中刮板不与壳体相接触,不会产生磨损,延长了刮板的使用寿命,且此过程中一边搅拌调和润滑油,一边通过上提料机构将壳体底部的物料上提进行搅拌,提高了润滑油调和效率和调和品质,调和完成时调和机构移动装置下移调和机构,第一伸缩机构收缩上移上提料机构,位于调和机构和上提料机构之间的可调式刮壁机构产生变形贴紧壳体内壁进行刮料操作,边排润滑油边刮除壳体内壁上粘附的润滑油,减少润滑油的质量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调和机构移动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机构、连接筒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活塞杆下端连接有同轴的连接筒,连接筒的内腔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二伸缩机构的缸筒垂直固定于支撑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沂山石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8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