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1034.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涛 |
主分类号: | A61K31/198 | 分类号: | A61K31/198;A61K31/155;A61P11/00;A61P11/02;A61P11/04;A61P31/04;A61P31/16;A61P31/14;A61P15/00;A61P15/02;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朱颖;臧建明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治 呼吸道 感染 复方 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其原料包括:a、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b、氯己定及其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原料a与原料b的质量比为(0.01~100):(0.01~100)。本发明的复方制剂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且具有抗菌/抗病毒性强、抗菌/抗病毒谱宽、毒副作用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治呼吸道感染类药物,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及其应用,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上呼吸道(例如鼻、耳、鼻窦和咽喉等)和/或下呼吸道(例如气管、支气管和肺等)被病毒/细菌/真菌感染而产生的炎症,比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其也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微生物菌/病毒主要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以及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等。例如,90%左右的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病毒感染之后继发细菌感染,流感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为多见),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
常见呼吸道感染类疾病主要有感冒、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对感染机体施用抗菌/抗病毒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常见药物大部分存在毒副作用大、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等缺陷,且抗菌/抗病毒谱也较窄,效用单一,应用范围有限,因此,研发新型药物制剂,提高其防治效果,扩展适用范围,并减小毒副作用、耐药性等缺陷,仍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与挑战。
此外,研发新型药物制剂,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对于应对新型病毒及由此导致的疾病的出现亦是迫切需求,例如2019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更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教训与挑战,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系统急性传染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和鼻腔粘膜是最先受损伤部位,感染早期呼吸道上皮细胞内会有大量的病毒的复制和脱落,感染后的96小时左右即可在上皮细胞内检测到病毒,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干咳、鼻涕、咽痛、嗅觉降低、乏力等,随着病情发展,大、小支气管内会产生大量粘液并形成粘液栓,重型、危重型患者存在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继发肺部真菌、细菌或真菌细菌混合感染,是危重型患者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尚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的特效药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COVID-19疫情期间及疫情过后,人类卫生防御进入常态化,合理用药、选择用药、有效用药、预防用药,将会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提供更多、更有效防治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疾病的药物制剂更是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性强、抗菌/抗病毒谱宽、毒副作用低、不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可有效防治呼吸道感染,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复方制剂,其原料包括:a、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b、氯己定及其类似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原料a与原料b的质量比为(0.01~100):(0.01~100)。
本发明提供的复方制剂,各组分协同配合,使得复方制剂兼具抗菌/抗病毒性强、抗菌/抗病毒谱宽、毒副作用低、不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可有效防治呼吸道感染,尤其可防治感冒、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类疾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涛,未经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