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等离子切割的多功能管道开孔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0682.5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陈迎锋;王修云;刘晨光;毕启宵;王松龄;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等离子 切割 多功能 管道 开孔机 | ||
1.一种基于等离子切割的多功能管道开孔机,包括机壳(1)以及设置于机壳(1)中的控制装置(2)、升降装置(3)和开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装置包括云台组件(4)、摆臂组件(5)、防护组件(6)、滑轨组件(7)、切割组件(8)和提料组件(9),所述云台组件(4)包括与升降装置(3)连接的云台支撑盘(41),云台支撑盘(41)上安装有第一中空旋转台(42),第一中空旋转台(42)的转盘同轴固定有转台(43),所述摆臂组件(5)包括水平固定在转台(43)上的摆臂(51),摆臂(51)上垂直固定有支架板(52),所述防护组件(6)包括圆盘形的盒体(61)和盖板(62),盒体(61)固定在摆臂(51)的下侧,盒体(61)上设有进气管接头(611)和出气管接头(612),盖板(62)密封固定在盒体(61)的下侧并使两者围成封闭的气腔,所述滑轨组件(7)竖向安装在支架板(52)上,所述切割组件(8)包括与滑轨组件(7)连接的转接座(81),转接座(81)的中部固定有等离子切割枪(82),等离子切割枪(82)的一侧设有激光测距仪(83),等离子切割枪(82)的另一侧设有摄像仪或红外线测距仪(84),等离子切割枪(82)和激光测距仪(83)到第一中空旋转台(42)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提料组件(9)与云台支撑盘(41)固定连接并用于提取切割下来的管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切割的多功能管道开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通过法兰密封连接的连箱(11)、升降支撑盘(12)、筒体(13)和盖帽(14),所述控制装置(2)安装在筒体(13)的上侧并处于盖帽(14)中,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第二中空旋转台(31)、丝杆(32)和多个导向杆(33),第二中空旋转台(31)安装在升降支撑盘(12)上,第二中空旋转台(31)的转盘中同轴固定有第一螺母(34),丝杆(32)由上至下穿过升降支撑盘(12)和第二中空旋转台(31)并与第一螺母(34)螺纹配合,多个导向杆(33)由上至下穿过升降支撑盘(12)上对应设置的导向套(35),丝杆(32)和导向杆(33)的下端分别与云台支撑盘(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切割的多功能管道开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组件(9)包括支撑管(91)、电磁铁(92)和开关支撑盘(93),支撑管(91)的上端依次穿过盖板(62)、盒体(61)、摆臂(51)、转台(43)和第一中空旋转台(42)并与云台支撑盘(41)固定连接,电磁铁(92)和开关支撑盘(93)通过弹性缓冲件安装在支撑管(91)的下端,开关支撑盘(93)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在电磁铁(92)周围的接近开关(9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等离子切割的多功能管道开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管螺帽(95)、套管(96)、连杆(97)、弹簧(98)和六角柱(99),管螺帽(95)通过螺纹旋装在支撑管(91)的下端,套管(96)由上至下穿过管螺帽(95)的底壁,套管(96)的外壁在管螺帽(95)的底壁上侧设有第一限位台(961),套管(96)的内壁上半部设有第二限位台(962),连杆(97)由上至下穿过套管(96),连杆(97)的下半部设有处于套管(96)中的第三限位台(971),连杆(97)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台(972),连杆(97)的上端设有处于套管(96)上侧的第五限位台(973),弹簧(98)套在连杆(97)上,弹簧(98)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第二限位台(962)和第三限位台(971)上,六角柱(99)通过螺纹孔旋装在连杆(97)的下端;套管(96)的上端设有对称的限位槽,连杆(97)上设有处于限位槽中的限位块(974);所述电磁铁(92)的顶部通过螺纹孔旋装在与六角柱(99)一体的螺纹柱上,所述开关支撑盘(93)与套管(96)的下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6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装便捷的升降桌
- 下一篇:一种铸造用修补金属件表面缺陷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