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收纳的望远镜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00292.8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袁明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市澳翔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3/02 | 分类号: | G02B23/02;G02B23/16;F21V33/00 |
| 代理公司: | 南昌中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8 | 代理人: | 韩平英 |
| 地址: | 33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望远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收纳的望远镜,包括镜筒、前盖组件、物镜组件、目镜组件、正极隔板和尾盖组件;镜筒内部设置有沿着镜筒长度方向的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前盖组件包括前盖内板和灯泡,物镜组件包括物镜片和物镜卡圈,物镜片安装在物镜卡圈内,正极隔板的表面设置有正极触点,正极触点与正极导轨导通;尾盖组件包括尾盖本体和导电环,导电环安装在尾盖本体的内壁。本发明的望远镜将目镜组件设计为可移动式,使得目镜组件能够向内移动以便在镜筒内腾挪出能够容纳电池的空间,进而使得镜筒能够安装电池实现手电筒的功能,在不增加望远镜原本体积的情况下融合了手电筒功能,便于用户携带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望远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收纳的望远镜。
背景技术
望远镜作为一种辅助远望的设备经常用于户外活动,由于户外活动涉及大量的迁徙,所以户外活动的人群对携带物品的易收纳性要求较高,是否便于收纳携带是户外活动者挑选望远镜的重要考虑因素。使得望远镜便于携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望远镜的折叠功能,望远镜能够收缩减小体积;另一种方法是将望远镜与其他户外用品整合,例如申请号为201821555933.7的中国专利《一种多功能望远镜》提供了一种带有照明功能的望远镜,将户外活动中常用的望远镜和手电筒合二为一;不过,该专利提供的望远镜依然设计了单独的安装室用于安装照明设备,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增加了望远镜的体积,并未减少携带望远镜和手电筒所需要的收纳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多功能望远镜在融合了照明功能的同时也扩大了体积,并未减少携带望远镜所需要的收纳空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收纳的望远镜,包括镜筒、前盖组件、物镜组件、目镜组件、正极隔板和尾盖组件;
所述镜筒内部设置有沿着镜筒长度方向的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
前盖组件包括前盖内板和灯泡,前盖内板位于镜筒内并且能够沿着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前后移动,灯泡安装在前盖内板上,灯泡与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导通;
物镜组件包括物镜片和物镜卡圈,物镜片安装在物镜卡圈内,物镜卡圈位于镜筒内;
目镜组件包括目镜片和目镜卡圈,目镜片安装在目镜卡圈内,目镜卡圈位于镜筒内,目镜卡圈能够沿着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前后移动;
正极隔板的表面设置有正极触点,正极隔板位于镜筒内,正极隔板位于目镜组件之后,正极隔板能够沿着正极导轨和负极导轨前后移动,正极触点与正极导轨导通;
尾盖组件包括尾盖本体和导电环,尾盖本体与镜筒的尾端螺纹连接,尾盖本体的中部设置有圆孔,导电环安装在尾盖本体的内壁,当尾盖本体安装在镜筒上,导电环的外圈与负极导轨接触。
本发明的望远镜融合了手电筒的功能且不额外增加望远镜的体积;本发明的望远镜具有望远镜和手电筒两种功能:1.用作望远镜时,用户应摘下前盖组件并取出正极隔板,然后将目镜组件移动到镜筒的尾部即可;2.用作手电筒时,用户应装上前盖组件,将目镜组件移动至镜筒的最深处(目镜组件和物镜组件十分接近),然后向镜筒内依次塞入正极隔板和电池,最后安装尾盖组件,使得导电环的内圈与电池的负极接触;电池的正极通过正极隔板和正极导轨与灯泡导通,电池的负极通过导电环和负极导轨与灯泡导通,进而使得灯泡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组件还包括前盖本体和反光碗,反光碗安装在前盖内板上,反光碗连接前盖本体,前盖本体与镜筒的前端螺纹连接,所述前盖本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插槽,反光碗的边沿插入环形插槽,所述前盖本体的中部设置有玻璃片。
进一步的,所述镜筒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销和第二限位销,第一限位销位于物镜卡圈两侧,第一限位销能够对物镜卡圈完全限位,物镜组件无需前后移动;第二限位销位于目镜卡圈和物镜卡圈之间,第二限位销靠近物镜组件,第二限位销用于控制目镜组件向内移动的极限位置,避免目镜组件与物镜组件触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市澳翔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鹰潭市澳翔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年慢性病交互式健康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胆道引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