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00213.3 | 申请日: | 2020-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政;田博;高波;于海阔;高子齐;袁玉涛;曹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炜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C22C29/16;C22C35/00;C21C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尹小莲 |
| 地址: | 3018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制备 氮化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将50‑79份钒渣、5‑8份碳粉、10‑15份粘结剂、0.2‑0.8份烧结助剂和20‑33份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制得料球;将料球放入加热炉中,并通入氮气进行预还原处理;进行还原处理;降温处理后制得氮化钒。本发明制造工艺流程简单,通过采用合理配比的粒度小于0.1mm的钒渣、烧结助剂和碳粉的料球,利于改善了氮化钒的抗疲劳性,通过对料球进行预还原处理和还原处理,并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使得料球还原反应更加均匀,保证了氮化钒的生产效率和转化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氮化钒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化钒即钒氮合金,钒氮合金是一种新型合金添加剂,可以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氮化钒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条件下,添加氮化钒节约钒加入量30-40%,进而降低了成本。
钒渣中的钒主要以尖晶石FeV2O4的形式存在,钒是一种熔点高、硬度大、无磁性的有色金属,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航空航天、医药、能源等领域。然而,当前以钒渣为原料制备钒氮合金的过程中,制备的钒氮合金制造工艺流程复杂,存在生产效率和转化率均不理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按重量份数将50-79份钒渣、5-8份碳粉、10-15份粘结剂、0.2-0.8份烧结助剂和20-33份水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料;
(2)将步骤(1)中的混料加入球磨机中,并在球磨机进行球磨混合,球磨机转速为2300-3600r/min,研磨时间为1-2h,制得料球;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料球放入加热炉中,并通入氮气进行预还原处理,加热炉内的温度为600-630℃,氮气流量为150-200mL/min,加热炉保温时间为5-7h;
(4)预还原处理结束后对步骤(3)中的料球在氮气气氛下进行还原处理,加热炉内的温度升温至1300-1500℃,加热炉保温时间为6-9h;
(5)还原处理结束后对步骤(3)中的料球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降温处理,降温速度为2-4℃/min,降温至90℃以下,制得氮化钒。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为管式炉。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钒渣的粒度小于0.1m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粘结剂是水玻璃、聚乙烯醇、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的烧结助剂为氧化铝或氧化钇。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加热炉的升温速度为3-7℃/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中氮气的流量为215-350mL/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制造工艺流程简单,通过采用合理配比的粒度小于0.1mm的钒渣、烧结助剂和碳粉的料球,利于改善了氮化钒的抗疲劳性,通过对料球进行预还原处理和还原处理,并控制合理的工艺参数,使得料球还原反应更加均匀,保证了氮化钒的生产效率和转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利用钒渣制备氮化钒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炜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炜润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2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