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9370.7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亮;谢金沛;范雄锋;伍琼;刘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D5/33;C09D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8 | 代理人: | 徐邵华 | 
| 地址: | 4213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一种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PET基层在上表面涂敷一层安装胶层;第二步,将隔热反射层设置在安装胶层上;第三步,在隔热反射层的上表面涂敷一层染色聚酯层,并加入固化剂;第四步,在染色聚酯层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防晒层,在防晒层的上涂敷合成胶层,合成胶层上涂敷防刮层;第五步,在PET基层的下表面通过胶粘层粘附离型层膜。本方案有效的提高了隔热膜对紫外线、红外线等光线的阻挡、吸收,降低了红外线对隔热膜的影响,同时通过发射膜将部分阳光发射回去,进一步的降低阳光以及高温对隔热膜使用寿命的影响,提高了隔热的效果,降低了车内的温度,进而提高了车内舒适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汽车中车窗方面用的玻璃均为普通的光学玻璃,具有优秀的透光性,有利于驾驶员观察路面和交通情况。但是由于实际驾驶环境复杂,多有日光、来往车辆的远、近光灯产生的逆光或其他视线干扰;再加上日光长期直射车内会对车内部件产生老化或损坏。因此,需要在车窗上进行贴膜,汽车贴膜能够起到防紫外线、红外反射、防爆、防眩目、保护隐私以及美观等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市场上有很多就采用普通染色的聚酯膜,无法实现全功能防护,不仅无法抗紫外、红外隔热,而且在强烈的太阳光下就分解、老化,有的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车主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红外线的防护,尤其需要加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环保,防晒防紫外线效果突出,使用寿命长的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隔热膜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PET基层在上表面涂敷一层安装胶层,将其加热到25-50℃;
第二步,将隔热反射层设置在安装胶层上,并在0.1-1MPa的压力下紧压;
第三步,在隔热反射层的上表面涂敷一层染色聚酯层,并加入固化剂;
第四步,在染色聚酯层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防晒层,在防晒层的上涂敷合成胶层,合成胶层上涂敷防刮层;
第五步,在PET基层的下表面通过胶粘层粘附离型层膜。
进一步,所述防晒层包括防紫外线层、防蓝光层和防红外线层。
进一步,所述防晒层的厚度为30-100μm。优选地,防晒层的厚度为50-90μm;更优地,防晒层的厚度为55/60/65μm,便于提高对紫外线的吸收,降低紫外线、红外线的影响,从而提高隔热的效果,降低高温对隔热膜使用寿命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隔热反射层为高反射片状银或纳米反射涂层的反射率≥40%。
进一步,所述纳米反射涂层为氮化钛、氮碳化钛或铝氮化钛。
进一步,所述纳米反射涂层的厚度为25-80μm。优选地,纳米反射涂层的厚度为35-75μm;更优地,纳米反射层的厚度为40/50/55/60μm。降低阳光直射进入车内,提高了对阳光的反射效果,进而提高了车内的温度。
进一步,所述防红外线层包括外保护层、金属银层、金属钛层、ITO层、内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防红外线层按照远离基膜的方向依次层叠外保护层、金属银层、金属钛层、内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PET基层的厚度为0.01-0.2mm。优选地,PET基层的厚度为0.05-0.15mm;更优地,PET基层的厚度为0.08/0.1/0.12mm,便于提高PET基层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衡山县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