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DS三轴仪排水条件下的渗流侵蚀控制系统及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9100.6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章丽莎;刘宏亮;魏骁;魏新江;魏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13/04;G01N3/56;G05D7/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00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ds 三轴仪 排水 条件下 渗流 侵蚀 控制系统 试验 方法 | ||
1.一种GDS三轴仪排水条件下的渗流侵蚀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孔压传感器(1)、底部孔压传感器(2)、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换流阀门(5)、顶部孔压阀门(6-1)和底部孔压阀门(6-2);
所述换流阀门(5)外圈等间距设置四个接口,用于分别连接试样(10)顶部管道、试样(10)底部管道、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其中两个连接试样(10)顶部、底部的试样端部管道接口对称分布,两个体积压缩控制器接口对称分布,试样端部管道接口与体积压缩控制器接口相邻分布;
所述换流阀门(5)内部为可转动圆盘,可绕着圆心处中轴转动,圆盘内设置两条相背的C形通道,能够连通换流阀门(5)外圈任意两个相邻的接口;其中一个试样端部管道接口通过管路连通试样(10)顶部,在管路上依次设有顶部孔压传感器(1)、顶部孔压阀门(6-1),形成排水支路;另一个试样端部管道接口通过管路连通试样(10)底部,在管路上依次设有底部孔压传感器(2)、底部孔压阀门(6-2),形成注水支路;所述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和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通过换流阀门(5)能够任意连通注水支路和排水支路,两个体积压缩控制器与所述注水支路、试样(10)、排水支路贯通形成一条完整的渗流通路;所述换流阀门(5)外圈与内部圆盘之间的缝隙处设有止水橡胶圈,保证换流阀门(5)外圈与内部圆盘发生相对转动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转动换流阀门(5)能够实现两个体积压缩控制器与注水支路、排水支路连接状态的任意切换,进而实现两个体积压缩控制器与试样(10)顶部、底部连接状态的切换,通过渗流水流的外部循环与两个体积压缩控制器的切换,保证试样(10)内部形成稳定连续的渗流,满足土体恒定剪切排水试验的试验要求。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渗流侵蚀控制系统的渗流侵蚀排水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利用GDS三轴仪开展恒定剪切排水试验,首先按照试验规范与试验方案完成试样(10)的制备、饱和、固结过程,达到并维持试验方案所要求试样(10)的应力状态,准备进行渗流侵蚀排水试验;
(2)关闭顶部孔压阀门(6-1)和底部孔压阀门(6-2),将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排空,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吸满无气水,转动换流阀门(5)使得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与排水支路相接进而连通试样(10)顶部,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与注水支路相接进而连通试样(10)底部;在计算机(19)试验操作界面预设置顶部、底部压力值大小、压力差、渗流速度,让试样(10)内发生由下向上的渗流,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向试样(10)注水,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向试样(10)吸水;打开顶部孔压阀门(6-1)和底部孔压阀门(6-2),点击开始试验;压力差的作用下,GDS三轴仪的渗流侵蚀控制系统便从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出水,通过换流阀门(5)向试样(10)底部注水,流经试样(10)内部,从试样(10)顶部排水,再经由换流阀门(5)吸入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从而开始渗流侵蚀试验;然后由GDS三轴仪的数据采集系统(18)自动记录和保存试样(10)的轴向变形、体积变形、轴压、围压、孔隙水压力、渗透系数变化的数据;
(3)待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内无气水即将排尽时,预先在计算机(19)操作界面反向设置顶部底部压力值大小、压力差、渗流速度,在压力差的作用下使得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向内吸水,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往外注水;然后在计算机(19)操作界面暂停上一试验阶段的运行;再迅速转动换流阀门(5)使得第二体积压缩控制器(4)与排水支路相接进而连通试样(10)顶部,第一体积压缩控制器(3)与注水支路相接进而连通试样(10)底部;再立即按预先设置好的渗流参数继续渗流侵蚀试验,试样(10)内持续发生由下向上的渗流;
(4)重复步骤(3)的操作,使得试样(10)内部发生连续渗流,直至试样发生渗流侵蚀破坏,结束试验;
(5)试验结束后,按照试验操作规范,由内向外依此完成压力的卸载,然后进行拆样,清理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1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