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生可控吸附的空间目标吸附抓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9099.7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宗武;王伟;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G4/00 | 分类号: | B64G4/00;B25J15/0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仿生 可控 吸附 空间 目标 装置 | ||
1.一种基于仿生可控吸附的空间目标吸附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支撑组件(1)、机械臂连接件(2),至少一个载荷均分模块(3)和至少一个吸附模块(4),所述机械臂连接件(2)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1)的上端面上,所有吸附模块(4)均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1)的下端面上,所有载荷均分模块(3)均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1)的内部,所述吸附模块(4)与载荷均分模块(3)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吸附模块(4)均包括若干个吸附单元(41),与每个吸附模块(4)对应的载荷均分模块(3)与若干个吸附单元(41)连接实现若干个吸附单元(41)吸附载荷的均分;所述吸附抓持装置还包括对正位姿调节模块(7),所述对正位姿调节模块(7)包括固定板Ⅲ(71)、万向节(72)、万向节支撑柱(73)、调节腱绳(74)和若干个腱绳驱动模块(75),所述若干个腱绳驱动模块(75)均布设置在壳体支撑组件(1)内部上端面的各个周边,所述万向节(72)固定在壳体支撑组件(1)内部上端面的中部,所述万向节支撑柱(73)的一端与万向节(72)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板Ⅲ(71)连接,所述若干个腱绳驱动模块(75)通过调节腱绳(74)与固定板Ⅲ(71)的各个周边连接,所述固定板Ⅲ(71)与载荷均分模块(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生可控吸附的空间目标吸附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附单元(41)均包含固定基座(411)、驱动腱绳(412)、两个仿生可控吸附组件(413)和两个预紧弹簧(414),所述两个仿生可控吸附组件(413)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基座(411)上,所述两个仿生可控吸附组件(413)的相对侧面通过驱动腱绳(412)连接,所述两个仿生可控吸附组件(413)相对侧的相背侧面分别通过预紧弹簧(414)与固定基座(411)的两端连接,所述驱动腱绳(412)的中部穿过固定基座(411)与对应的载荷均分模块(3)连接,所述固定基座(411)固定在壳体支撑组件(1)的下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生可控吸附的空间目标吸附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可控吸附组件(413)包括滑块(4131)、中间连接件(4132)、缓冲泡沫层(4133)、磁铁片(4134)、铁片(4135)、安装定位框(4136)和衬底(4137),所述滑块(4131)与固定基座(411)滑动连接,所述滑块(4131)、中间连接件(4132)、缓冲泡沫层(4133)和磁铁片(4134)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所述铁片(4135)固定在安装定位框(4136)的内部,所述铁片(4135)与磁铁片(4134)磁性连接,所述衬底(4137)固定在安装定位框(4136)的下表面,所述衬底(4137)的底面设置有仿生可控吸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仿生可控吸附的空间目标吸附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均分模块(3)包括滑轮差分系统(31)和差分系统驱动模块(32),所述滑轮差分系统(31)包括动力输入端(311)和若干个动力输出端(312),所述动力输入端(311)与差分系统驱动模块(32)连接,所述若干个动力输出端(312)分别与若干个吸附单元(41)一一对应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0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纺纱加工用棉结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料基废弃物裂解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