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8907.8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庆;毛雪;徐坤亮;杨睿婷;张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5/02 | 分类号: | A01K5/02;A01K7/02;A01K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宠物 识别 自动 喂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包括:喂食器、服务器和用户端;其中,喂食器设置有传感器、摄像头和投喂控制器;用户端用于设定宠物脸图像数据库和宠物进食模式;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宠物接近,当有宠物接近时,通过摄像头对当前宠物的脸部进行拍摄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图像识别算法,根据宠物脸图像数据库,对宠物脸图像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结合用户设定的宠物进食模式判断当前宠物的投喂方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投喂控制器发送投喂指令,由投喂控制器根据投喂指令控制相应阀门机构的开合状态。本发明可自动完成不同宠物投喂不同的种类及份量的食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智能化产品的应用,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喜爱与猫狗等宠物为伴,宠物需求数量日益增多,宠物产品市场规模较大。同时,人们的科学养宠意识也逐渐提高,寻求健康合理的养宠生活,避免因时间精力不够引起的宠物喂食不规律等问题。这种养育意识的变化传达到生产端,就会给科学智能的喂食产品带来行业新机遇。
在大的技术背景上来讲,宠物的自动喂养问题在国内外早有研究,目前的相关研究在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存在设备体积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普通的宠物饲养者无法承担等问题。
在小的技术背景上来讲,目前现有的宠物自动喂食装置在向着智能化方面一点点靠近,如项志、赵娟等人在2019年提出的一种基于T89S5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宠物喂食器,其系统由单片机主控系统、扬声器、步进电机模拟投食模块、闹钟模块、万年历、光控开关几部分组成。其可实现的功能为:提前放置食物在投食器的储物箱中,当设置好的投食时间到达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引起宠物注意,然后自动投放食物给宠物。还有一种智能宠物喂食器是通过Wi-Fi模块将手机和喂食器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交换,通过手机发送指令,以控制单片机发送指令,控制电机旋转,实现投喂。然而,目前大多数宠物喂食器都比较简单,结构单一,只能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时投喂或者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远程操控实现投喂,难以满足宠物主人对宠物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以解决目前现有的宠物喂食器只能按照设定的时间定时投喂或者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远程操控实现投喂,难以满足宠物主人对宠物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等方面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所述基于宠物脸识别的自动喂食装置包括:喂食器、服务器和用户端;其中,
所述喂食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储食箱,所述储食箱上设置有盖体;所述储食箱内设置有多个储食桶;所述壳体的一侧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设置有食槽;每一储食桶的底端分别设置有一管道,且每一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阀门机构;所述管道的入口端与对应的储食桶连通,出口端从所述开口伸出,并延伸至所述食槽;
所述喂食器上设置有传感器和摄像头,所述喂食器内设置有投喂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摄像头以及阀门机构均与所述投喂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投喂控制器与所述服务器和用户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与所述用户端通信连接;
所述用户端用于设定宠物脸图像数据库和宠物进食模式;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是否有宠物接近所述食槽,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宠物接近所述食槽时,所述投喂控制器控制所述摄像头对当前接近所述食槽的宠物的脸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宠物脸图像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基于预设的图像识别算法,根据所述用户端设定的宠物脸图像数据库,对所述投喂控制器上传的宠物脸图像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结合所述用户端设定的宠物进食模式,判断当前宠物的投喂方式,并根据判断结果向所述投喂控制器发送投喂指令,由所述投喂控制器根据所述投喂指令,控制相应阀门机构的开合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9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