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8383.2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德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53/36 | 分类号: | B21D53/36;B21D35/00;B21D5/04;B21D28/02;B21D28/26;B21D43/09;B21D43/13;B21D4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赵宇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支架 自动化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属于管夹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机壳、输送机构、冲压裁剪机构、折弯机构、动力机构和滑动机构,输送机构、冲压裁剪机构和滑动机构依次安装在机壳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折弯机构,动力机构安装在折弯机构的侧壁上。本发明提出的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冲压裁剪机构先对板带端口加工一个孔,板带移动至折弯机构内,通过旋转板带施加向上或者向下的压力折弯,板带在弯曲结束后,滑动机构驱动折弯后的板带中脱离,板带缩回冲压裁剪机构内,滑动机构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对板带继续冲孔和裁剪,单个管夹成型,不断重复完成自动生产,自动化加工提高了效率,并且一体成型的管夹,其本身结构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夹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管夹是适用于以油、水、气为介质的管道固定用管夹。一般用于化工、重型机械、建筑机械、船舶、轻纺和农业机械等行业。现有技术中的管夹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现有管夹无法根据管道的粗细程度来进行调节,有时管道粗几厘米或者细几厘米时导致管夹无法使用。
现有生产的管夹通过模具生产,板料加工过程包括落料、拉伸、一次成型、二次成型。现有技术中,管夹的制造过程中,落料及冲孔阶段,现有模具定位精度低,刃口平磨频率高,冲孔粗糙有毛刺;拉伸阶段采用现有结构的模具和工艺,会出现基准不稳定,作用在压边圈上的压边力分布不均匀,压边力不够稳定的问题,易导致工件出现明显凹凸痕迹,光滑度低;成型阶段,弯折误差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加大了工厂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加工提高了效率,并且一体成型的管夹,其本身结构更加牢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抗震支架管夹自动化生产设备,包括机壳、输送机构、冲压裁剪机构、折弯机构、动力机构和滑动机构,输送机构、冲压裁剪机构和滑动机构依次安装在机壳上,滑动机构上安装折弯机构,动力机构安装在折弯机构的侧壁上,输送机构运输板带经过冲压裁剪机构至折弯机构上,折弯机构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折弯板带,滑动机构驱动折弯机构脱离板带,输送机构反转板带抽回至两端对齐处,冲压裁剪机构工作裁切板带,并打孔形成管夹。
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轴板、滚轴和宽度调节机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排固定在机壳上,轴板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壁上,滚轴分上下两组安装在轴板内,宽度调节机构设在轴板的前端,宽度调节机构用于根据板带的宽度调节,并输送至上下位置的滚轴之间夹持。
进一步地,宽度调节机构包括底座、转轴和夹轮,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板上,转轴的两端插入两侧底座的轴承内,两组所述的夹轮套在转轴上滑动。
进一步地,冲压裁剪机构包括液压缸、托板、压板和支撑架,支撑架焊接在机壳上,液压缸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液压缸伸缩的活塞杆与压板的顶部相接,压板的底面分别固定冲杆和切刀,托板固定在支撑架内,并在压板的水平上开设有与上下滚轴之间对齐的进料通道,托板上还分别开设供冲杆和切刀插入的槽孔,并且槽孔均与进料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冲杆设置两组,一前一后以切刀为中心对称设置,后端靠近滚轴的冲杆在液压缸的驱动下对板带前端先冲孔,板带在弯曲结束后,缩回冲压裁剪机构内,前端冲杆和切刀对板带裁剪以及尾端冲孔,同时后端冲杆为下一组的板带的前端冲孔。
进一步地,折弯机构包括从动轮、上弧板、下弧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弧板和下弧板固定在平台凸出的主轴端面上,上弧板和下弧板相对的面上安装有滚轮,滚轮之间夹持板带;
所述从动轮套在平台的主轴上,上压板和下压板以从动轮的圆心为中点对称设置在上弧板和下弧板一旁的从动轮侧面上,上压板和下压板相对的端口上也安装滚轮,从动轮旋转上压板和下压板位置改变对板带施加向上或者向下的压力,折弯板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德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亿德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