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7524.9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金雨超;郭景赞;乔自知;李德屹;郭省力;李京辉;王静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感知 速率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用户感知速率存在计算不准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基站的业务数据;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业务数据中包括至少一个业务请求中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通过至少一个时隙传输完成;确定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其中,传输时长包括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在最后一个时隙传输时占用的实际时长;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以及业务数据的总数据量,确定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感知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5G)网络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开始商用,5G网络的覆盖范围逐步增大,对于5G网络的评估和优化工作也随之而来。在网络管理角度,需要从接入性能、保持性能、移动管理性能、传输完整性等方面综合评价5G网络的优劣。而其中最直观的反应5G网络的网络状态的指标就是用户体验到的速率,即用户感知速率。
目前,运营商在计算用户感知速率时,通常是拉取预设时间段内的传输流量,从而根据传输流量和预设时间段的总时长确定用户感知速率。其中,该传输流量中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包,该传输时间包括至少一个时隙,每个数据包通过至少一个时隙传输完成。
然而,每个数据包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最后一个时隙传输的所传输的数据量较少,但是占用了整个时隙的时间,导致实际的传输时间低于该预设时间段的总时长,最终得到的用户感知速率存在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用户感知速率存在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包括:当获取到预设时间段内基站的业务数据时,在确定该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后,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以及业务数据的总数据量,确定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感知速率。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业务数据中包括至少一个业务请求中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通过至少一个时隙传输完成,传输时长包括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在最后一个时隙传输的数据量时占用的实际时长。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通过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在最后一个时隙占用的实际时长,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确定出每个数据包实际的传输时长。当获取到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数据时,由于可以计算出该业务数据中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传输时长,使得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以及业务数据的总数据量,更加准确地确定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感知速率,解决了用户感知速率存在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具体的,上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基站的业务数据。其中,预设时间段内包括至少一个时隙,业务数据中包括至少一个业务请求中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通过至少一个时隙传输完成。
上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获取单元获取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其中,传输时长包括每个业务请求的数据包在最后一个时隙传输时占用的实际时长;上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时长以及获取单元获取的业务数据的总数据量,确定基站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感知速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与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当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用户感知速率的确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