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463.6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文娣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匡立岭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主检测机构与两个副检测机构,所述主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主支撑柱,两个所述主支撑柱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升降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的底部与检测锤的顶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主支撑柱底部的一侧分别与限位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能够对建筑机构的带检测区域同时进行多点检测,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需要通过试验检验既有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如钢结构、梁、楼板、屋面板、阳台板等的承载力、刚度或抗裂等结构性能时,或对结构的理论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时,可进行非破损性的现场荷载试验。对于大型负责钢结构体系也可进行非破损性现场荷载试验,检验结构的性能。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建筑结构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建筑结构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建筑结构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建筑结构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建筑结构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动力触探是一种新型检测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方法,是利用一定质量的重锤,将标准规格的探头打入建筑结构中,根据探头贯入土中一定深度所需要的锤击数或单次冲击下贯入深度,通过一定的计算分析来判断建筑结构的力学特性。现有的检测装置在重锤完成冲击后需要人工搬移复位,使用费时费力,同时装置整体的检测机构单一,难以满足对不同种类及不同位置建筑结构进行检测的需求,且现有检测装置不便移动,给操作人员的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承载力检测装置,包括主检测机构与两个副检测机构,所述主检测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主支撑柱,两个所述主支撑柱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两个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分别与升降安装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安装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悬吊机构,所述悬吊机构的底部与检测锤的顶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主支撑柱底部的一侧分别与限位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检测锤的底部设置为圆锥状且与第一限位孔内部插连接,所述底座中心开设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的顶部与限位孔的底部对应设置,所述底座的一侧通过连接机构与副支撑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副支撑柱的两侧与两个主支撑柱之间均设置有副检测机构,所述副检测机构包括平行布置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探杆套筒,所述探杆套筒的内壁卡合连接有触探杆,所述下连接板顶部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触探杆的底部设置为圆锥状且与第二限位孔内部穿插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一端与下连接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副支撑柱两侧的顶部和两侧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套环,四个所述限位套环的内壁分别与四个连接杆的一端穿插连接,两个所述上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卡接环,两个所述上卡接环的内壁分别与两个升降气缸中部卡合连接,两个所述下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下卡接环,两个所述下卡接环的内壁分别与两个主支撑柱的中部卡合连接;所述检测锤的一侧以及两个所述触探杆的一侧均开设有刻度线;四个所述限位套环的一侧均穿插连接有锁定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文娣,未经崔文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