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竿用握把及钓竿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7308.4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松田雄贵;徳山雄己;菅沼信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 主分类号: | A01K87/08 | 分类号: | A01K8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张明慧 |
| 地址: | 日本大阪府堺***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钓竿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抑制握持力降低,且通过减少零件数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竿用握把及钓竿,所述钓竿用握把是设置于形成为细长棒状的钓竿主体(11)的后端部的握把(2),且具有:主体部(3),其形成为规定壁厚的筒状,且嵌合于钓竿主体(11)的后端部的形成为筒状的芯材(11a)的外侧;和尾塞部(4),其堵塞主体部(3)的后端开口;主体部(3)与尾塞部(4)一体地形成,在构成主体部(3)的周壁,遍及整个握把轴向而形成有空隙部(3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用握把及钓竿。
背景技术
以往,在钓竿中,例如作为手竿的握把部,已知有由芯、多个尾塞、编结绳构成的握把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570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以往的钓竿用握把中,存在由于零件数较多而使组装费时费工,作业性降低的问题。
另外,在以往的钓竿用握把的情况下,利用编结绳的凹凸或涂料的弹力来确保握持力,因长期使用使得这些凹凸或涂料磨损,因而握持力降低,所以在该方面尚存在改善余地。
本发明是考虑此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握持力降低且通过减少零件数而提高组装的作业性的钓竿用握把及钓竿。
(1)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的特征在于,其是设置于形成为细长棒状的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钓竿用握把,且具有:主体部,其形成为规定壁厚的筒状,且嵌合于所述钓竿主体的后端部的形成为筒状的芯材的外侧;和尾塞部,其堵塞所述主体部的后端开口,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尾塞部一体地形成,在构成所述主体部的周壁,遍及整个握把轴向而形成有空隙部。
根据本发明的钓竿用握把,由于中空且呈筒状的主体部与尾塞部一体化,因此能够使用例如3D打印机来成形。因此,能够减少像由多个零件构成的以往的情形一样的组装所花费的工夫与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另外,由于在构成主体部的周壁形成有空隙部,因此获得具有弹性的握持感,并且主体部由于握力而弹性地变形,因而能够持久地确保规定的握持力。
(2)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壁厚方向凹陷的多孔形状部。
在该情况下,在垂钓者握住握把时,手掌肉陷入至形成于主体部的外周面的多孔形状部的凹部,因此能够通过调整该陷入程度而确保握持力。
(3)也可以为如下特征,即,所述主体部具有外周壁和内周壁,所述空隙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多孔形状部为向所述外周壁的壁厚方向凹陷的多个切口凹部。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的表面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切口凹部,因此手掌肉较浅地陷入这些切口凹部,故,带来柔软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多孔形状部(切口凹部),因此能够抵抗握持时的压缩力,从而能够维持握持力。
(4)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具有外周壁和内周壁,所述空隙部形成于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内周壁之间,所述多孔形状部为在所述外周壁的壁厚方向贯通的多个切口孔。
在该情况下,由于在主体部的表面侧的外周壁形成有多个切口孔,因此手掌肉较深地陷入这些切口孔,故,带来牢固的握持感。进而,由于仅在主体部的外周壁形成有多孔形状部(切口孔),因此能够抵抗握持时的压缩力,从而能够维持握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