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智能睡眠APP进行个性定制床垫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249.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鹏;邹学院;王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珞珈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7/00 | 分类号: | A47C27/00;A47C31/00;H04M1/725;H04W4/80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何展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智能 睡眠 app 进行 个性 定制 床垫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智能睡眠APP进行个性定制床垫的系统,其特点是:将智能睡眠APP与智能床垫通过蓝牙通讯控制模块通讯互联,通过智能床垫中内置的高速运算芯片,让智能床垫能够精准、迅速地通过人体姿态监测模块实时采集人体睡眠数据信息,使其通过72小时大数据智能调节,得出最适应身体曲线的数据配对结果。当睡眠者姿态改变的时候,床垫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人体位置和睡姿,并通过调整支撑件的伸长量,使床垫各部位的软件度自动跟随人体进行相应的调整,维持最优化的舒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床垫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睡眠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睡眠质量与身体健康存在着直接关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睡眠支撑与人体骨骼、肌肉以及血液循环等多方面的健康息息相关,睡眠质量又与床垫有关,超过90%的睡眠问题其罪魁祸首都是根床垫相关的不恰当的睡眠支撑。传统床垫使用弹簧、海绵、乳胶或气囊等作为主要支撑材料,其缺点在于固定的结构无法适应睡眠者时刻变化的睡姿,不能根据睡眠者的姿态自动进行适应性动态调整;床垫的压力分布不够人性化,所以许多人早晨起床会出现“睡得腰疼”、“起床发现肩膀疼”、“睡完脖子反而疼”等情况。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床垫的压力分布的存在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智能睡眠APP进行个性定制床垫的系统,实现压力分布的科学建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智能睡眠APP进行个性定制床垫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人体姿态监测模块、床垫支撑矩阵、信号采集模块、存储控制模块、高速运算芯片及供电模块;所述床垫支撑矩阵,设置于床垫底部,受存储控制模块控制,用于调整床垫各部位的支撑程度来实现硬度的调整,由若干个按矩阵式分布的且可调伸长量的支撑件组成;
所述人体姿态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人体与床垫接触的位置,作为判断睡眠者姿态和床垫支撑矩阵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人体姿态监测模块包括压力检测模块组和可监控整个床垫的相机,压力检测模块组包括32个设置在床垫上的压力检测模块;
所述信号采集模块,其输入端与人体姿态监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从人体姿态监测模块采集人体位置姿态信号;
所述存储控制模块,用于存储睡眠模式和输出执行睡眠模式信号,其输入端与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床垫支撑矩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存储控制模块还包括蓝牙通讯控制模块;
高速运算芯片,其输入端与压力检测模块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与存储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睡眠者的肩、双臂、背、腰、臀、双腿对床垫形成压力区域的检测;
所述供电模块,用于系统中各模块的工作提供低压直流电源;
压力检测模块与高速运算芯片相互配合,通过32个压力检测模块来识别睡眠者的双肩、双臂、背、腰、臀、双腿8个区域自动识别人体睡姿,再与存储睡眠模式进行对比匹配后,通过调整床垫支撑矩阵来自动调节和适应人体各个部位与床垫的支撑部分的软硬度,从而实现有效撑托身体体重的目的,进而实现在最佳的支撑状态下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的目的;
智能睡眠APP,安装手机上,用于控制床垫的微调整,存储控制模块通过蓝牙通讯控制模块、手机与睡眠APP进行无线通信;存储控制模块从智能睡眠APP上获取睡眠报告,智能睡眠APP上设有控制调整功能模块,需要对床垫进行局部控制调整时,在智能睡眠APP中调出控制调整功能模块,即可手动对床垫进行局部压力参数设置或修改,设置或修改完成后通过蓝牙通讯控制模块发送数据结果至存储控制模块,存储控制模块获得自动调整床垫睡眠软硬度的配置数据后,通过调整床垫支撑矩阵来自动调节和适应人体各个部位与床垫的支撑部分的软硬度。从而获得更好的睡眠条件,进而轻松实现睡眠者根据主观意愿进行个性化定制睡眠的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珞珈睡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珞珈睡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2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SM的摄像头网络协议模糊测试方法
- 下一篇:防疫监测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