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白盒加解密方法与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6868.8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0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双;王文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双;王文漪 |
| 主分类号: | H04W12/03 | 分类号: | H04W12/03;H04W12/0433;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无线通信 白盒加 解密 方法 装置 | ||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白盒加解密方法与装置,S1:设备终端A将混淆后的共享秘钥因子共享给设备终端B;S2:设备终端B接收后解码并校验获取共享秘钥因子;S3:设备终端A与B使用相同的共享秘钥因子及固态秘钥因子,结合秘钥生成与混淆规则生成白盒秘钥;S4:设备终端A将明文结合数据加密及混淆规则与白盒秘钥生成密文,并发送给设备终端B;S5:设备终端B接收到密文,并使用对应的数据解密及解码规则,还原明文。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以白盒加密技术为核心,通过通用的白盒秘钥的生成与混淆方法,完善并增强了无线通信过程中秘钥和通信数据的安全性;通过数据的白盒加密与混淆方法,保障无线通信模式下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白盒加解密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如何确保线下支付数据的安全传输,防止在通信过程中被窃听、攻击、篡改甚至完全被窃取运行环境,从而导致隐私泄露或其他人生财产安全问题,是急需考虑的问题。
为了保护包含移动设备在内的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安全,保障除移动支付场景外,其他线下的涉及到智能设备间数据安全传输的场景,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白盒加密方法与装置,适用于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其采用白盒加密技术为核心,设计了一种通用的白盒秘钥的生成与混淆方法,完善并增强了无线通信过程中秘钥和通信数据的安全性;一种数据的白盒加密与混淆方法,保障无线通信模式下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白盒加解密方法与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用白盒密码算法技术、混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防篡改技术、多变量等方法,结合时间函数与混淆机制,加强白盒秘钥与数据的复杂度与含混度,确保即使在白盒环境下,设备运行环境、配置文件及业务过程被恶意截取或监听,在短时间内白盒秘钥或密文无法被破解,从而达到安全增强与防护的效果。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适用于无线通信的白盒加解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备终端A将混淆后的共享秘钥因子,通过共享方式分享给设备终端B;
步骤S2:设备终端B接收后解码并校验,获取共享秘钥因子;
步骤S3:设备终端A与B使用相同的共享秘钥因子及固态秘钥因子,结合秘钥生成与混淆规则,生成白盒秘钥;
步骤S4:设备终端A将明文结合数据加密及混淆规则与白盒秘钥生成密文,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设备终端B;
步骤S5:设备终端B接收到密文,并使用对应的数据解密及解码规则,还原明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设备终端A获取本设备的固态秘钥因子与共享秘钥因子;
步骤S12:设备终端A将共享秘钥因子及校验因子进行组合,生成字符串;
步骤S13:设备终端A将字符串进行编码混淆后,通过共享方式,共享给另一设备终端B;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设备终端B接收后进行解码,还原字符串;
步骤S22:设备终端B获得字符串中的共享密钥因子及检验因子,对校验因子进行校验;
步骤S23:通过验证后,设备终端B获取共享秘钥因子。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设备终端A与B使用相同的固态秘钥因子、共享密钥因子及时间函数,准备生成白盒秘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双;王文漪,未经黄双;王文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8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