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6443.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曾洁坤;杨曦;宋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85/60 | 分类号: | H10K85/60;H10K85/3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孔翰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为了改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器件性能,特别是光取出效率,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光取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光取出层材料选自含有咔唑的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光取出材料在在紫外区域具有较高的消光系数,在可见光区域拥有较高的折射率,它能降低外部高能量光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内部材料的损害,并提升光取出率,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1月12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911098811.9发明名称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光取出层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是一类自发光型的显示装置,通过载流子在各个功能层间的转移、复合产生激子,依靠高量子效率的有机化合物或金属配合物发光。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高对比度、高响应性等特点。
近些年,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内部量子效率已经接近理论极限。因此提高光取出效率成为进一步提高器件稳定性和电流效率的有效手段(如发射层金属配合物的堆积、各功能层间折射率的匹配等)。
OLED一般采用从上部进行发光的顶部发射结构,在这样的发光器件中,在发光层中所发出的光入射到其他功能层的情况下,如果以某角度以上入射,则在发光层与其他功能层之间发生全反射。因此,只能利用发出的光的一部分。近年来,为了提高光的取出效率,提出了在折射率底的半透明电极的外侧设置一层光取出层。如在2001年,Hung等人在金属阴极的表面覆盖了一层约50nm的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通过控制厚度及折射率以提高器件的表现性能。在2003年,Riel等人已尝试将具有高折射率(n=2.6)的无机化合物ZnSe蒸镀于阴极上,利用功能层之间折射率的差异提高光取出效率,但受限于无机材料蒸发温度高、蒸发速率慢等原因,这类化合物并未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得到更多应用。
因此,新一类的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取出效率的材料需要被进一步开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光取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用以提高器件光取出效率。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新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鉴于上述原因,可以尝试将有具有较高折射率有机化合物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中以提高光取出效率。此类化合物需满足以下几类条件:在紫外波段(<400nm)消光系数高,避免有害光对器件材料的不利影响;在可见光范围(430nm)消光系数接近于0,对可见光有较高的透射率,降低对设备出光效率的影响;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较高折射率并且差异较小,具有提高出光和优化器件结构等特点;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提升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含两个电极,设置在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功能层和设置于一电极表面且远离有机功能层一侧的光取出层,所述光取出层材料包含如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
Ar1、Ar2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至30的芳香基团或杂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3至30的非芳香环系;
L1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5至30的芳香基团或杂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原子数3至30的非芳香环系;
L2选自单键或NR1;
V每次出现时,分别独立选自CR2或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4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