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6129.9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7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爱洪 |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04;B07B1/46;B65B1/36;B65B43/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拾取 机构 药丸 灌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包括灌装装置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灌装装置的一端,在下料斗的底板上端一侧开设第一漏孔,同时在第一漏孔下端的下料斗底部设置灌装机构,利用下料通道和分离盒连通第一漏孔和灌装机头,并在分离盒底板上靠近下料通道的一侧分别均匀开设第二漏孔连通其底部的卸料斗,利用第一电机带动拨板旋转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两组不同孔径的漏孔筛选后经挡板、门型孔和引导槽配合将合格粒径的药丸输送至灌装机头中进行灌装,从而保证了药丸的定量封装,在安装传送履带的U型座外壁上设置L型结构的接料斗承接回收掉落灌装药瓶外的药丸,避免灌装时药丸掉落地面造成浪费和需人工清理的麻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
背景技术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而药丸指制成圆粒形的药物,一种口服药物。一般需要遮光、密封保存。
药丸为方便包装和储存,一般都是通过药瓶进行灌装封装,而实现药丸的灌装封装就需要使用药丸灌装机。然而现有的药丸灌装机在使用时,对于不合格粒径的药丸无法进行有效的筛选,不同粒径的药丸严重影响了定量封装,导致每个药瓶装载的药丸重量偏差较大,从而影响病人的服用疗程效果;而且,现有的药丸一般都是通过传送带的方式来连续灌装,但是药瓶之间有间隙,多个灌装完成之后,药瓶之间的间隙可能变大,导致灌装不准引起药丸落到地面上,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后续还需要工人进行清理,比较麻烦。
因此,我们推出了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在下料斗的底板上端一侧开设第一漏孔,同时在第一漏孔下端的下料斗底部设置灌装机构,利用下料通道和分离盒连通第一漏孔和灌装机头,并在分离盒底板上靠近下料通道的一侧分别均匀开设第二漏孔连通其底部的卸料斗,利用第一电机带动拨板旋转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两组不同孔径的漏孔筛选合格粒径的药丸输送至灌装机头中,以及在安装传送履带的U型座外壁上设置L型结构的接料斗承接回收掉落灌装药瓶外的药丸,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拾取机构的药丸灌装机,包括灌装装置和传送装置,传送装置设置于灌装装置的一端,灌装装置包括机架、下料斗、支撑柱、第一漏孔、灌装机构、第一电机、固定套筒、拨板和安装板,机架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下料斗,下料斗底端一侧安装的支撑柱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机架上端一侧边沿处,下料斗远离支撑柱一侧的底板上分别均匀间隔开设有第一漏孔,第一漏孔下端的下料斗底部设置有灌装机构,灌装机构配合支撑柱将下料斗固定于机架上端一侧边沿处,且下料斗的底端中部处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顶端的传动轴贯穿下料斗底板并向上延伸至其内部,且第一电机顶部末端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侧壁上分别均匀设置有一体的拨板,安装板固定连接于灌装机构同侧的机架侧壁上,安装板与机架间为一体式结构,且安装板的上端安装传送装置;
传送装置包括U型座、传动辊、传送履带、灌装药瓶和接料斗,U型座安装于安装板上端靠近机架的一侧,U型座的两端侧壁间分别均匀设置有传动辊,传动辊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传送履带,传送履带的上端摆放传送灌装药瓶依次经过灌装机构的底端,接料斗设置于U型座的外壁上。
进一步地,灌装机构包括下料通道、分离盒、第二漏孔、卸料斗、卸料口和灌装机头,下料通道固定连接于第一漏孔下端端口外侧的下料斗底部外壁上,且下料通道的底部设置有一体的分离盒,分离盒远离下料通道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且分离盒底板上靠近下料通道的一侧分别均匀开设有第二漏孔,第二漏孔下端端口外侧的分离盒底部外壁上设置有一体的卸料斗,卸料斗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机架的上端,且卸料斗的一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卸料口,灌装机头设置于分离盒远离卸料斗一侧的底部,且灌装机头悬置于传送装置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爱洪,未经王爱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