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味子醇甲在制备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5826.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窦薇;于之伦;岳备;任怡静;张婧;任君宇;王峥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9 | 分类号: | A61K31/09;A61P1/04;A61K36/79;A61K36/5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120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味子 制备 防治 溃疡性 结肠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五味子醇甲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可用于防治溃疡性结肠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五味子醇甲在制备防治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极易复发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与克罗恩病(CD)共同组成炎症性肠病(IBD)。UC可发生于各年龄层,难治愈,且发病率在我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是现代难治病之一。病变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主,病程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并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性。目前治疗UC以西药主,包含甾体类和非甾体类两大类,例如糖皮质激素类、氨基水杨酸类、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但是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且停药后易反弹,如临床用药SASP可以引起肝毒性。由于我国中药资源丰富,从天然植物中筛选具有活性的新化合物或已知结构的天然化合物的新用途已成为新药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从天然植物中寻找天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是本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味子醇甲,是从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中分离出的一种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保肝、镇静催眠及降血糖等多种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五味子醇甲新的医药用途。
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味子醇甲在制备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在一优选例中,五味子醇甲是作为唯一的活性成分应用于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的制备中。
本发明各个方面的细节将在随后的章节中得以详尽描述。通过下文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本发明的特点、目的和优势将更为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体现了五味子醇甲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的影响;
图2体现了五味子醇甲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血便发生率的影响;
图3体现了五味子醇甲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图3A小鼠结肠整体外观,图3B小鼠结肠长度;
图4体现了五味子醇甲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病理的影响,图4A小鼠结肠HE染色,图4B组织病理评分;
(在上述图中:a表示正常对照组,b表示模型对照组,c表示SASP组,d表示五味子醇甲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问世部分是基于这样一个意外发现:五味子醇甲可以明显改善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体重减轻、血便、结肠缩短以及组织病理损伤等症状。因此,五味子醇甲可用于制备防治肠炎,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
进而,本发明提供了五味子醇甲在制备防治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的分子式为:C24H32O7,分子量为:432.513,其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可通过商业途径从成都埃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曼思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处购买获得。其纯度均符合药用标准。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的纯度以≥97%最佳。
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可以单独使用或以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使用。药物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及可药用载体。较佳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含有0.1-99.9%重量百分比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可药用载体”不会破坏本发明的五味子醇甲的药学活性,同时其有效用量,即能发挥药物载体作用时的用量对人体无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8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发加工用压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