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5604.0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00 | 分类号: | G06T15/00;G06T1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创智卓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4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渲染 三维 模型 厚度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包括:获取待渲染目标的状态信息,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法线和预设视角,基于状态信息,通过预计算处理,得出第一预设位置下厚度的球谐参数,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获取的模型通透度无法满足任意视角下模型某一点通透度变化的问题,实现了正确表达不同视角下模型厚度值,提升了后续的渲染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模型渲染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动画、游戏等行业,、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性能的提升,用户对渲染效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在渲染过程中,在相关技术中,三维模型通透度的渲染方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相关技术中,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中的模型厚度随视角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灰色区域表示待渲染模型,P点为模型上某一位置,V是经过P 点的某一预设视角,相关技术中一般是在模型上某一位置P点预先烘焙一个平均厚度值,根据该厚度平均值来模拟三维模型中该位置的通透度,再依据该通透度进行后续的染过程的方法无法满足任意视角V下模型在P点的厚度的变化。
目前针对相关技术中获取的模型通透度无法满足任意视角下模型某一点通透度变化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获取的模型通透度无法满足任意视角下模型某一点通透度变化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渲染目标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第一预设位置、法线和预设视角;基于所述状态信息,通过预计算处理,得出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下厚度的球谐参数将所述球谐参数保存在顶点颜色值里,在进行渲染时,通过所述预设视角和所述球谐参数结合得出厚度值;基于所述厚度值对三维模型实例进行渲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预设视角和球谐参数结合得出厚度值包括:通过将所述球谐参数与所述预设视角进行点乘计算得到厚度值。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状态信息,通过预计算处理,得出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下厚度的球谐参数包括: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沿所述法线移动获取第二预设位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在所述待渲染模型内部;通过所述第二预设位置上的摄像机生成立方映射,通过蒙特卡洛随机采样生成方向集;获取所述模型的所述立方映射在所述方向集上的深度值,通过将所述深度值代入到球谐公式里获取每个方向对应的初始球谐参数,再对所述初始球谐参数求积分的到所述球谐参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三维模型的状态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状态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得到球谐参数和将球谐参数与预设视角结合得到厚度值;染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厚度值对所述三维模型进行渲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将所述球谐参数与所述预设视角进行点乘计算得到厚度值。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保存模块和图形生成模块,所述保存模块将所述球谐参数保存在顶点颜色里,所述图形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的各个渲染结果生成显示图形。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渲染三维模型厚度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56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