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的烟末与酒糟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4651.3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4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莲芳;何志华;蒲荣贵;谭仁爱;曾正荣;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四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60 | 分类号: | C05G3/60;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涂华明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作物 病虫害 酒糟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公开了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的复合材料,包括固体基质和发酵菌剂;其中,发酵菌剂选自解淀粉芽孢杆菌剂。此外,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解淀粉芽孢杆菌与烟末、酒糟、稻壳所组成的固体基质一起进行固体发酵,所得复合材料对辣椒枯萎病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及改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的烟末与酒糟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13年以来,辣椒平均年产值位居全国各类蔬菜之首,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辣椒生长过程中,辣椒枯萎病是辣椒生产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报道该病害的发生。
研究表明,辣椒枯萎病通常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尖孢镰刀菌的孢子在土壤或空气中存活10年仍可具有致病性。由于尖孢镰刀菌可形成厚垣孢子抵御环境变化和侵害,没有经济有效的方法防控和根除此病害;一旦发病,很难根除。而且,辣椒枯萎病的病原菌在土壤中会逐年积累,尤其长期单一辣椒连作的土壤,辣椒枯萎病逐年加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使用化学防治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辣椒枯萎病,但其使用成本高,毒性大,对环境存在严重污染。生物防治法具有成本低,没有环境污染等优点,但已有的生物材料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不够理想。因此,发现或在现有技术中筛选高抗辣椒枯萎病的微生物菌株,开发能够有效防治辣椒枯萎病的生防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国专利CN102443559B和“解淀粉芽孢杆菌41B-1对花生白绢病的生物防治作用”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和花生白绢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人畜无毒,对农作物无毒害,绿色环保,防治棉花黄萎病和和花生白绢病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生物材料开发前景。然而,尚未有人研究该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防治辣椒枯萎病的效果。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尤其是防治辣椒枯萎病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人发现,该解淀粉芽孢杆菌与烟末、酒糟、稻壳所组成的固体基质一起进行固体发酵,所得复合材料对辣椒枯萎病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辣椒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操作,适合用于规模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作物病虫害的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固体基质和发酵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菌剂选自解淀粉芽孢杆菌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固体基质由烟末、玉米酒糟、稻壳组成。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玉米酒糟与烟末的重量比为(3-5):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稻壳与烟末的重量比为(1-2):1。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发酵菌剂与所述固体基质的重量比为100:(10-15)。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发酵菌剂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制备PDA斜面培养基,灭菌后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30-35℃下培养4-6天,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孢悬液;制备种子液培养基,灭菌后按照1-3%的接种量接种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孢悬液,30-35℃和180-260rpm摇床振荡培养3-5天,得到发酵菌剂。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PDA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18g;蒸馏水10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四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四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