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及其通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094590.0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奕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熊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4/02;G01S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鸿儒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北斗 定位 系统 互相 it 设备 及其 通信 方法 | ||
1.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包括外壳机构(1)和密封盖机构(2),外壳机构(1)的一侧活动连接密封盖机构(2),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机构(1)包括壳体(11)、安装槽(12)、铰接件(13)和插头(14),壳体(1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伸缩天线(111),壳体(11)相邻伸缩天线(111)的一侧外壁表面设置有备用电源储存槽(112)和滑盖(113),备用电源储存槽(112)的两侧均加工有滑槽(1121),滑槽(1121)与滑盖(113)相互配合,壳体(11)的内腔中开设有安装槽(12),且壳体(11)远离备用电源储存槽(112)的一侧外壁边沿处设置有铰接件(13),铰接件(13)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密封盖机构(2);
密封盖机构(2)包括盖体(21)和第一固定槽(22),盖体(2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2),第一固定槽(22)的内腔中安装有若干散热片(2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其特征在于:盖体(21)的内侧加工有第二固定槽(211),盖体(21)的内侧面板边沿处安装有插块(212),第二固定槽(211)的底面上设置有金属屏蔽网(2111),且金属屏蔽网(2111)由一种紫铜材质制成的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1)远离铰接件(13)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记忆卡槽(114)和电源灯(115),且壳体(11)的上端面板边沿处开设有插槽(116),插槽(116)与插块(212)相互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1)远离伸缩天线(111)的一侧外壁上加工有第三固定槽(117),第三固定槽(117)的一侧边沿处通过铰链(1171)活动连接壁板(11711),且第三固定槽(117)的内腔中设置有IC卡槽(117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其特征在于:壳体(11)的底面中央安装有固定柱(118),壳体(11)的底面四角处均设置有连接柱(119),且固定柱(118)的底端还连接有磁性吸盘(118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北斗定位系统互相定位的IT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槽(12)的内腔中分别安装有防水盖板(121)、印刷板(122)和底板(123),防水盖板(12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1211)和螺栓(1212),印刷板(12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1221),螺栓(1212)依次穿透螺栓(1212)和第二螺纹孔(1221)且螺栓(1212)与第一螺纹孔(1211)的连接处套接有密封垫圈(1213),印刷板(122)的底面四角处还安装有插柱(1222);底板(123)的上端面分别设置有通信模块(1231)、射频收发器(1232)、芯片(1233)和插筒(1234),插筒(1234)与插柱(1222)相互配合,且芯片(1233)的表面安装有CPU(12331)、GPS接收器(12332)和储存器(123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熊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熊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翼梢小翼结构及飞行器
- 下一篇:一种制备泡菜的发酵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