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094118.7 | 申请日: | 2020-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澄龙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76;H02S20/22;H02S30/10;H02S40/10;H02S40/42;F24S25/13;F24S25/63;E06B7/086;E06B7/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于睿虬 |
| 地址: | 214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一体化 | ||
本发明公开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内框架、外框架与风道组件,所述内框架左侧设有外墙,所述内框架固定安装在外墙外壁,所述内框架包括立柱一,所述立柱一一侧设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立柱二,所述立柱二两侧设有金属板二,所述金属板二通过铆钉二固定安装在立柱二外壁,两组所述立柱二内壁设有横梁二,所述横梁二两侧开设有凹槽一,本发明有益效果是:通过光伏板安装在两组立柱二与横梁二夹角内,隔热条一与隔热条二依次插接在隔热板一与隔热板二内壁,插板依次插接在横梁二的隔热板二上,使凹槽四夹住光伏板顶部与底部,插板依次插接在柱二的隔热板一上,使凹槽四夹住光伏板两侧,具有便于维护光伏方阵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IPV的一种高级形式,且对光伏组件的型材要求较高,光伏组件型材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与安装轻量化的要求。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光伏外墙型材,维护与组件成本较高,光伏性能偏低,多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造成光伏系统工程进度受建筑总体进度制约,且光伏方阵吸收太阳辐射温度较高造成室内温差过大,不利于室内通风与保暖。
因此,发明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通过光伏板安装在两组立柱二与横梁二夹角内,隔热条一与隔热条二依次插接在隔热板一与隔热板二内壁,插板依次插接在横梁二的隔热板二上,使凹槽四夹住光伏板顶部与底部,插板依次插接在柱二的隔热板一上,使凹槽四夹住光伏板两侧,以解决便于维护光伏方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光伏建筑一体化型材,包括内框架、外框架与风道组件,所述内框架左侧设有外墙,所述内框架固定安装在外墙外壁,所述内框架包括立柱一,所述立柱一一侧设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包括立柱二,所述立柱二两侧设有金属板二,所述金属板二通过铆钉二固定安装在立柱二外壁,两组所述立柱二内壁设有横梁二,所述横梁二两侧开设有凹槽一,所述横梁二通过凹槽一插接金属板二固定安装在立柱二一侧,所述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设有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包括支撑板三,所述立柱二内壁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一,所述支撑板一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四,两组所述支撑板一之间设有支撑板三,所述支撑板三插接在安装槽四内壁通过螺钉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三内壁设置有格栅。
优选的,所述立柱一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芯一,所述立柱一底部开设有安装槽二,两组所述立柱一通过套芯一插接安装槽二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一两侧设有金属板一,所述金属板一通过铆钉一固定安装在立柱一两侧,两组所述立柱一之间设有横梁一。
优选的,所述横梁一两侧开设有安装孔一,所述横梁一通过安装孔一插接金属板一固定安装在立柱一一侧,所述立柱一两侧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横梁一一侧开设有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一与安装槽三内壁安装有双层玻璃。
优选的,所述立柱二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芯二,所述立柱二底部开设有安装孔二,两组所述立柱二通过安装孔二插接套芯二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澄龙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澄龙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4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电机组防水型相碳刷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池盖板组件及单体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