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2882.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2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像 区域 落脚点 判定 方法 系统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利用人像聚档将拍摄包含相同人脸图像的抓拍数据按时间排序生成抓拍数据集;遍历所述抓拍数据集内每条抓拍数据比对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间差是否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以及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当检测到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既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又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时,则将前后相邻两次的抓拍数据判定为监控对象的一次落脚点。相比传统的落脚点判定方式,本发明判定方式生成的落脚点更为精准,同时,落脚点的区域范围更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事件也时有发生,而且随着城市的发展,嫌疑对象隐匿的地点也越来越多,很难确定嫌对象的落脚点。当嫌疑对象在同一区域多个地点进行落脚时,由于不能实现多点多时监控,导致无法判断嫌疑对象的具体落脚地点。
然而,目前的技战法判断嫌疑对象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现有聚集算法需多次分析,例如,从行政区域到社区进行多次分析聚集,不仅时间长、聚集后范围也大,无法精确到一个小范围,导致生成的落脚点区域过大。
第二,现有的落脚点判定方法未考虑抓拍卡口布局设置,例如,当嫌疑对象通过交通工具移动时,两次连续抓拍形成的图像相距甚远,如果将其视为同一落脚点,导致落脚点判定不科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落脚点判定不精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包括:
利用人像聚档将拍摄包含相同人脸图像的抓拍数据按时间排序生成抓拍数据集;
遍历所述抓拍数据集内每条抓拍数据比对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间差是否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以及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
当检测到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既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又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时,则将前后相邻两次的抓拍数据判定为监控对象的一次落脚点。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系统,包括:
数据集生成模块,利用人像聚档将拍摄包含相同人脸图像的抓拍数据按时间排序生成抓拍数据集;
比对检测模块,用于遍历所述抓拍数据集内每条抓拍数据比对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间差是否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以及检测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之间的间隔距离是否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
落脚点判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前后相邻的抓拍数据既满足预设时间阈值条件又满足预设距离阈值条件时,则将前后相邻两次的抓拍数据判定为监控对象的一次落脚点。
本发明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实现上述的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
本发明还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基于人像聚档的区域落脚点判定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