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2582.2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剑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控瑞迪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3 | 分类号: | G06K19/073;G06K19/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层 算法 联合 控制 复制 rfid | ||
1.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包括IC读卡器和IC卡,其特征在于:所述IC读卡器内部包括MCU微控制器、RFID射频芯片、RTC、蓝绿状态灯、蜂鸣器、按键背景灯、12V电源接口、韦根输入、韦根输出和串口三合一,所述IC读卡器的外部安装有3*4矩阵键盘;
所述MCU微控制器控制RFID射频芯片单路输出13.56Mhz射频信号给无源IC卡;无源IC卡经过耦合,获得磁场能量,为IC卡的芯片提供能量,IC卡开始工作;首先MCU控制RFID射频芯片发出信号,当IC卡遇到这个信号会符号ATQA,接着MCU收到ATQA,接收发送符合14443-2的防碰撞信号,开始与IC卡进入防碰撞循环,最终经过1次或两次防碰撞操作,MCU可以获取IC芯片ID,从而结束;
当MCU获取完成的IC卡芯片ID,然后与内部的白名单对比校验,并且根据配置好的时间段进行判断,如果是合法的IC标签,则MCU控制蜂鸣器鸣叫一次,然后蓝绿状态灯闪烁一次;
所述IC卡基于RFID射频技术,具备防复制性,高安全性,具体包括以下安全指标:
(1)、32位芯片序列号;
(2)、安全级别控制,一卡一密;
(3)、可靠的数据通讯的安全保障技术(三重防伪认证、读写权限控制);
(4)、定制加密验证流程,市面无流通芯片;
所述防复制IC卡内部包括一部分存储区域,该存储区域无法被随意读取,内部存储有安全算法及特有的加密机制计算出来的专属标识,相适配的IC读卡器会对此卡进行外部认证,认证此卡是否存在专属标识,因此在软件层上,更进一步提供防复制保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防复制功能分为硬件物理层防复制和软件算法层防复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所述IC卡防碰撞循环中,PCD只需发送特殊指令68,即可将防复制卡8字节卡号,全部获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复制IC卡要进入ACTIVE STATE需要发送特殊指令ACTIVE_SELECT(0x69),才能进入ACTIVE STATE。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复制IC卡包括密钥验证,密钥验证,需要将密码先进行分散计算密文,然后通过不同,专属指令FA、01、01加上4字节分散加密后的密钥,再导入PICC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采用安全加密处理方式,每张卡片中都会有一个独特的密钥,这个独特的密钥是有独特安全加密算法和卡片物理UID及专属标识等机制合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理层与算法层联合控制的防复制RFID卡,其特征在于:由于一卡一密,每张卡的密钥都是不同的,且软件加密机制独特,即使获取到密码数据,也难以找出密钥的加密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控瑞迪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控瑞迪优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58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聚合硫酸铁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