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1663.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蔺帅;朱盛祖;李维国;张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成都极刻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10 | 代理人: | 张红平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显示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设置凸起结构将触控引线垫高,并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对应的第一导电引脚,通过凸起结构表面的触控引线与第一导电引脚的电性接触,可以将触控引线引出到显示面板。从而实现触控模组中的触控引线与显示面板中的驱动引线同时从显示面板引出。上述将触控模组中的触控引线引出到显示面板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简化触控显示屏的制作工艺,降低触控显示屏的生成成本并提高生成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在采用in-cell技术将触控模组和显示面板集成时,需要将触控模组的触控引线与显示面板的驱动引线从同一平面中引出。如何将触控引线与驱动引线在同一平面中引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背景中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将触控引线与驱动引线从同一平面引出的触控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
显示面板和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触控基板及触控功能层;
所述触控基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凸起结构;
所述触控功能层位于所述触控基板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触控功能层中的各触控引线分布在所述凸起结构表面;
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触控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表面的触控引线对应的第一导电引脚;
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基板通过封装材料进行封装,位于所述凸起结构表面的触控引线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电连接。
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简化触控显示屏的制作工艺,降低触控显示屏的生成成本并提高生成效率。
为了减小柔性电路板和集成电路的数量,进一步降低触控显示屏的制作成本,并能避免多柔性电路板与集成电路造成的空间浪费,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屏还包括柔性电路板及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触摸屏驱动集成芯片,所述显示面板朝向所述触控基板一侧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及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各驱动引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引脚;
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二导电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屏包括有效显示区、布线区、引脚区及封装区;
所述触控功能层包括触控图案区、触控走线区以及触控引脚区,所述触控图案区位于所述有效显示区,所述触控走线区位于所述布线区,所述触控引脚区位于所述引脚区;
所述触控走线区分布有所述触控图案区中各条触控电极的触控引线;
所述触控引脚区将所述各条触控引线分布在所述凸起结构表面;
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触控基板在所述封装区通过封装材料进行封装。
为了防止触控功能层被氧化或刮伤而影响触控模组的触控功能,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触控保护层,所述触控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功能层与所述有效显示区及所述布线区对应的区域。
为了防止封装时高温烘烤对触控引线导电性能的影响,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导电保护层;
所述导电保护层位于所述触控引脚区表面,所述触控引脚区通过所述导电保护层与所述第一导电引脚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舱及工程车辆
- 下一篇:一种空气能蒸汽发生装置